本篇文章4453字,读完约11分钟

[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作品包括《家离北京很远》、《中国一百年》、《一个时代的侧写》、《甲子》、《森林之歌》等。最著名的是2012年首映的《舌尖上的中国》。《品味世界》是他几天前出版的新书。]

在央视“大裤衩”45楼,陈晓卿靠在北京东三环逐渐变浓的车流中。在第10分钟,当他第一次见到《中国商报》的记者时,他终于忍不住问:你是哪里人?

得到“淮南,安徽”的回答后,他立即用食物继续谈话:“我可能比很多淮南人吃更多的淮南牛肉汤。”为了表达他对这种当地著名小吃的喜爱,他说他曾经在一个悬挂的烤箱里吃了两碗牛肉汤和四个烤蛋糕。这就是他的技巧:互相询问他们来自哪里,然后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讲述当地的特色,并从文化的角度解释地理、语言和烹饪之间的关系。

陈晓卿的 美食江湖

“只要是一家自称是安徽菜系主力的酒店,我都非常警惕。因为渭南属于吴语系,淮南讲江淮官话,我家讲中原方言,实际上有三种人——语言最能代表菜系,而皖菜基本上是三种菜系,不能融合成‘皖菜’。”他说:“蒙城烧饼和腌鳜鱼根本不能放在一起,因为行政区划的关系,不能列为酒店的主菜。”如果我在路边看到鸡西饭店和六安饭店,我会很感兴趣。以后,我会改到‘惠州镇’等等。"

陈晓卿的 美食江湖

在这位老食客的眼里,就连他周围朋友的家乡也像一个虚拟标签,就像年轻一代喜欢谈论星座一样。《渡口》主编,河北省赵县人;专栏作家王小山来自吉林省四平市;哈默移动创始人罗永好,来自延边和龙县;作家杨逵,江苏淮阴人;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来自山西临汾;他在安徽灵璧长大。

在陈晓卿最近出版的《世界上最好的味道》一书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柴静初到湖南大学时,在饮食文化方面所受到的令人震惊的教育。在一个简单的北方城市长大,她已经习惯于吃一碗意大利面,但是当她到达南方时,她突然意识到世界上很多人至少需要一盘菜和一碗米饭。“怪不得一个南方朋友去Xi的长安吐:谁说这是美食天堂,难道是主食天堂好吗?“这篇文章里说。

陈晓卿的 美食江湖

这些人的家乡是一个小地方,他们来北京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微小的成就,仍然很难找到真正的归属感。陈晓卿说,可能正因为如此,大家聚在一起吃、喝、聊生活,甚至成了北京文化圈里有名的“老人餐”。尽管不仅仅是老人。

“晚上在北京很难准时回家吃饭。方便的时候,请人一起吃饭。”晚宴的总赞助商张立宪并不认为这些前餐与其他团体有什么不同。他告诉《中国商报》的记者,“这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愿意耐心地在博客上写一点晚餐。”

“在这个无聊的世界里,朋友是我们最大的笑话来源,用性情来侮辱他们并不太无聊。”这种羞辱的最佳时机是在餐桌上。几顿晚餐后,每个人的身体缺陷和心理障碍都暴露在严厉的目光下,那些没有积累道德的人会背诵出来,成为一顿美餐。“他在2007年的博客中写道。

“扫大街”有益于朋友圈

1991年,淮河泛滥时,刚大学毕业几年的陈晓卿终于找到了旅游和拍电影的机会。《孤岛纪事报》针对被洪水围困的村民,成为中国第一部评论戛纳电影节的纪录片之一,也是他执导的第一部作品。

自那以后,他参与了许多广受欢迎的纪录片,如以安徽保姆为主角的《远离北京的家》、《中国一百年》、《一个时代的侧写》、《甲子》、自然纪录片《森林之歌》,当然还有2012年首映的《舌尖上的中国》。他是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所以“吃饭”成了他日日夜夜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就像我出生的那一年,美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所以我不得不偷偷摸摸。”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届中国美食节上,这个来自安徽北部县城的年轻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了这么多东西,这似乎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他在北京的胡同中寻找隐蔽的小餐馆,逐渐在熟人圈子中赢得了“扫街口”的称号。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据说只要有朋友想吃点东西,打电话给陈晓卿,他就可以立即收到一条预先编辑好的短信——酒店的名字、电话号码、订单,甚至还有如何告诉老板。

"后来,5000家旅馆的地址簿都掉进了黄河."他指的是那部珍贵的手机。他不仅吃东西,还写了笑和诅咒的话,并把它们放在他的博客上。后来,他在许多旅游或美食节目中担任演播室嘉宾,并结识了许多朋友。他钦佩他的饮食。

"自从我们见到陈晓卿后,我们的饭菜质量基本上有所提高。"《三联生活周刊》的首席撰稿人汪小峰告诉《中国商报》的记者,“否则,只要你问在哪里吃饭,大家都会觉得尴尬。”

自2005年以来,他、张立宪和陈晓卿作为核心成员,逐渐组织了一次“老人晚宴”,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媒体、出版和写作领域取得了微小成就的文化工作者。

"能一起吃饭的人通常可以一起聊天。"陈晓卿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首先,有食物课。其次,饮食偏好与地域性有关。此外,还有品味——人被分成许多组,而我属于许多组。唯一需要挑选的是人。”

一桌高级知识分子不是省油的灯。除了喝酒、吃饭和互相开玩笑之外,他们还非常热衷于在个人博客和后来的微博中吐出空。代表人物之一是王小峰,他长期以来都是网络名人。在他的博客“戴三表”最盛的时代,几乎每周,他都忠实地记录关于晚餐喜剧的文章。到目前为止,他对这个几乎已经成为公共文化事件的过去事件有很多遗憾。

陈晓卿的 美食江湖

“世界上所有的晚宴都是这样的,但这种气氛中有各种文化名人。”他说:“当每个人都坐下来吃饭时,我感到紧张。女人的虚荣心与年龄和物质相比,而男人的智力和智慧相比较。文化圈里没有钱,可以比较的是多一点知识。”

因此,没有人愿意在你含着我的话的时候,嘴里受苦。如果有人摇着他的行李,每个人都笑了,但是他旁边的人摇着他的行李,只有很少的回应,那么这就相当于在某个看不见的战场上失败了。似乎每个人都很平静,但事实上,他们都在一起工作。

汪小峰觉得他们在晚会上的化学反应夹杂着赞赏和不满,这是极其复杂的。“同时,他们都需要对方。这源于精神层面的孤独。女孩可能会和女朋友一起去逛街,喝一杯冷饮来消除她们的寂寞,而男人应该多聚聚,通过精神交流来缓解这种寂寞。”

食物上有课

陈晓卿承认他的品味特别广泛。只要看看他最近出版的选集《世界的味道》中提到的菜系,它几乎是中国民间饮食习俗的一半,如长江和淮河两岸的韭菜、绿萝卜和皮蛋,北方地区的各种面食、烤肉和红烧菜肴,以及沿海地区的海鲜菜肴。根据他自己的话,“我可以一起吃猪大肠和海参。”

“无论是喀什烤羊腿、Xi水盆羊肉、吴中冷手抓、西宁煮羊肉,还是遵义羊肉粉、海口东山羊、宁波白切羊肉、梅州羊肉面炉,我都会做好一切...哦天哪!我几乎用“作为我自己”来表达对他们同样程度的爱。”在一篇专门关于不同地方羊肉口味偏好的文章中,他这样总结道。

在了解了当地菜系的底细后,他对食物以外的东西真的很感兴趣。

例如,经过多年的清扫街道和探索商店,他得出结论说,看到专门经营一种以上菜肴的商店通常不是很好,招牌上的地名越具体越好,例如“高水米粉”。如果你敢开一家有你自己的区域独家标志的商店,店主也应该有信心。

例如,在各种偏远的农村地区挖掘出的好餐馆、隐藏在城市中的小餐馆和美食家、来回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创造的期望和神秘的气氛都像精神冒险一样迷人。

如果一个朋友最近推荐了一家餐馆,并且在吃完后感觉很好,陈晓卿会以一种家常的方式和厨师或主人交谈——你可以想象课文中微妙的菜肴,店主的生活经历,甚至服务员的态度和酒保的个性,所有这些都是由电视专业人士在他满是酒、喝茶和抽烟时谈论的。

“但是现在这样好的旅馆越来越少了。工业化的中央厨房连锁店很普遍,吃坏饭的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让自己惊艳的机会也在减少,而且都是在吃饭的时候。”他哀叹的“好餐馆”可能指的是一个以脚踏实地的方式烹饪并且不渴望快速赚钱的小餐馆。

他说:“事实上,当我是一个‘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我也有一种空气。”“不仅仅是诗歌和戏剧继承了中国文化,包括我周围的一切。写诗和做饭都是文化。许多对餐饮没有信心的人需要一个文化名称,这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极大破坏,也使中国烹饪相形见绌。”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美食文章,陈晓卿都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传播者没有使命感,需要告诉读者什么是美食。相反,他想表达的是每个人都很幸运,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就在他们身边。例如,养蜂人需要长途跋涉,花将近半年的时间来采集蜂蜜。例如,在极端寒冷的天气里,农村的农民需要在齐胸深的泥塘里挖藕。

当人们意识到在超市里很容易买到的这些简单食物背后有如此多的劳动和情感时,他们自然会重新审视周围的事物。这种心理暗示几乎足以影响每个人的价值观。

分散的晚餐

著名的“老人晚餐”已经繁荣了三四年。根据汪小峰的粗略统计,有不少于200人从水里出来,同桌吃饭然后消失。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朋友的朋友,他们希望看到真正的偶像;也有很多人被特别要求,希望融入这个文化圈。

“起初,每个人都觉得只要什么都没发生,不管有多远,他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交通堵塞。到达后,他们发现一桌人都在玩手机。”他说:“当人们聚在一起时,信息和观点就变得封闭了——就像现在的朋友圈一样,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在外面是看不到的,圈子里的人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博客时代已经结束,微博的趋势正在到来。坚持抵制信息碎片化社会网络的汪小峰逐渐发现,虽然这张桌子作为主编和导演来说很贵,但它仍然是捆绑在一起粉碎那些抹黑、关注、转发和提高粉丝的琐事;更重要的是,晚餐的主题永远离不开时下微博最热门的话题。

“我突然发现,这些人在大学里又回到了封闭的心态。那时,我不怎么上网。他们讨论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能听它。”他说:“2010年元宵节过后,我渐渐游开了。直到2013年,我才发现两年前每个人都和我聊天。”

即使对喜欢在微博上社交的陈晓卿来说,他也开始厌倦各种各样的联系、争吵和纠纷。“后来,每个人都很生气,经常吵架,站成一排,吃饭变得没有以前有趣了。”他说。

晚餐中的老人也经历了一些前嫌。最后,有些人绝对不再与某人同桌。有些人对大场面不满意,更喜欢私下见一两个人。

从那以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想忙的职业,一旦找到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忙。张立宪在2006年创办了阅读图书馆,王小峰在2007年开始销售t恤,罗永好在2009年接受英语培训,然后在2011年生产手机。2010年,陈晓卿被调到央视新的录音频道,日夜加班。

“但这种来来往往是晚餐的结果。每个人的交往圈子都在不断流动。”张立宪告诉记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体力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它聚集越来越少。”

2012年高导演的《北京蓝调》可以说是这群晚宴伙伴的一个舞台总结。这部2012年金马奖最佳影片的最大卖点是这些文化名人扮演主要演员。“这是外国人在北京的感受。所有关注它的人都是外国人,欺诈,摸瓷,吃。”陈晓卿的整部电影只出现在一个场景中,扮演张立宪的便衣警察。“这就是我在北京看到的,与外国游客和住在胡同的当地人看到的不同。”

陈晓卿的 美食江湖

所有这一切已经留下了食物,并导致了其他。就像中央电视台大楼脚下熙熙攘攘的中央商务区一样,没有像柴在甘家口的牛肉面店那样的炖牛肉。

标题:陈晓卿的 美食江湖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