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0字,读完约4分钟

政策观察

我们的记者童童

国务院近日发布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所有公民都能公平、便捷地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而不是简单的均等化。

为此,“计划”阐明了它坚持保持底线和指导期望;协调资源,促进平等;政府负责共享发展;完善制度,在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下,到2020年实现了一系列目标,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制度和机制,在学教、劳逸结合、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各行各业都在呼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说,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之一,是其应有之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特别是增强全民共建共享发展的收益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不遗余力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如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住房项目的加速建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还有差距。

《规划》指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仍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不足,突出表现为: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软硬件不协调、服务水平差异大;基础设施缺乏和利用并存,人才短缺严重;一些服务项目存在覆盖盲区,没有有效惠及所有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体;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不难发现,《规划》客观地揭示了当前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的不足,强调了在认识到城乡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条件下,制度和制度创新的滞后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症结,这无疑为今后基本公共服务市场的顺利建立、改善准入和放开社会资本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应该说,为了实现《2020年计划》规定的目标,我们还必须依靠所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并突破体制和体制障碍。否则,要实现惠及14亿人口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肯定极其困难。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均衡,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群众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促进社会公平

同时,标准体系将全面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目录基本建立,标准体系更加清晰,标准体系得到动态调整,各领域建设、管理和服务标准基本完善并得到有效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是保障机制的巩固和完善以及制度规范的基本形成。这意味着,到那时,各领域的制度规范将相互联系,基本完善,服务的提供和享受将受到规则和责任的制约,基本公共服务的治理水平将依法得到显著提高。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促进社会公平

可见,《规划》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强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化的前提。根据该计划,将建立一个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为核心,以促进城乡、地区和人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依托各领域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以协调合作、资金保障、人才建设、多元化供给和监督评估五大实施机制为支撑。这是政府保障全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制度安排。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促进社会公平

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框架的前提和基础上,《计划》还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定了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8个领域的81个服务项目,要求每个项目的具体服务目标、服务指导标准、支出责任、牵头责任单位在规划期内落实到位,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在政府履行职责的同时,按照程序进行动态调整。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促进社会公平

诚然,与中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有效扩大供给、均衡发展、便利获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的目标相比,“规划”的目标更为具体,尤其值得期待的是,相关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创新将不可避免地为中国社会公平的不断实践提供制度保障。毕竟,正如基本公共服务应该始终适应人口发展和人民的需求一样,社会公平也必须始终如此。

标题: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促进社会公平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