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7字,读完约2分钟

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下更大决心,进一步清理和降低企业收费,尽快出台一系列制度化、长效化、务实化的措施。

“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清理不规范的中介服务,特别是要坚决纠正'红顶中介'!”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可见,“红顶中介”已成为高层重点整治的对象。只有彻底根除这一毒瘤,我们才能真正减少实体经济的负面因素,激活企业和市场的活力。

“红顶中介”的社会形象是:“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给官员提供兼职的位子”。通过各种手续、检查点、资格和认证,“红顶中介”正在蚕食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许多中介服务收费是与行政机关秘密联系的。没有这些中介服务,企业就无法获得必要的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这给企业造成了直接负担。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红顶中介”的背后是权力,这是一种扭曲的政府职能转变形式。只有切断中介与政府部门的联系,真正转变各部门的职能,才能从底层支付"红顶中介"。

有以下几类“红顶中介”。一类是指经政府改造并具有审批权的组织。他们过去是政府部门,后来成为协会;一种是与政府主管部门挂钩的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的一些职能被隐藏或直接分配给这种协会;还有另一种组织,即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人在退休后工作。

“‘红顶中介’增加了企业负担,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结果,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形成灰色利益联盟,相互利用,形成利益链,滋生腐败。”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彭玉玺告诉记者。

彭玉玺指出,可以尝试以下措施来清理“红顶中介”:一是将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逐步改为政府采购,使可能出现的幕后连接和乱收费行为变得明显。同时,有必要建立一个类似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中介市场,并放宽准入条件。此外,应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制定相关制度和法律,切断背后的灰色利益链。

专家认为,"红顶中介"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不愿放权。“一些政府部门不愿下放权力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利益在起作用。”专家表示,如果我们想治理“红顶中介”,就必须进行改革,触及现有政府部门的权力及其背后的利益。这不仅需要政府系统特别是中央政府以身作则,还需要社会监督。

标题:整治“红顶中介” 必须彻底剪断“顶戴花翎”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