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0字,读完约4分钟

受金融监管的影响,银行为企业筹集非标准资金的意愿下降。仅11月份,非标准业务总量同比下降3061亿元。“过去几年,一些小型商业银行通过非标准业务和银行间业务扩大了资产负债表,非标准相关业务在银行业绩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沈新峰表示,在本轮金融监管下,这些银行将面临巨大风险。

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11个月新增信贷总额达到12.94万亿元,超过去年的信贷规模。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新增信贷增长强劲。除1月、3月和10月外,增速略有回落,其他月份信贷扩张明显偏离市场预期。究其原因,除了消费贷款和企业融资需求增长强劲外,在新的金融监管下,还有非标准贷款的转移,其他融资渠道受到监管和限制,相关业务纷纷回归。

受金融监管的影响,银行为企业筹集非标准资金的意愿下降。仅11月份,非标准业务总量同比下降3061亿元。“过去几年,一些小型商业银行通过非标准业务和银行间业务扩大了资产负债表,非标准相关业务在银行业绩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东北证券宏观分析师沈新峰(000686)表示,在本轮金融监管下,这些银行将面临巨大风险。

表外资产持续回归 新增信贷“超预期”成常态

填补其他渠道的融资缺口

今年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2万亿元,高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远远超过预期的8000亿元;9月份新增贷款1.27万亿元,略高于此前1.1万亿元的市场预期;8月份,新增贷款1.09万亿元,超过了此前9000亿元的预期;7月份,新增信贷为8255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6月新增贷款1.54万亿元,超过市场预期1.3万亿元;4月份,新增信贷1.1万亿元,远超预期的8150亿元;2月份,新增信贷为1.17万亿元,远高于预期的8500亿元。

表外资产持续回归 新增信贷“超预期”成常态

“信贷的意外增长主要是为了填补其他渠道融资的收缩,这也反映了央行‘稳定信贷’的地位。”沈新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在金融监管的影响下,银行对非标准企业的融资意愿下降。仅11月份,非标准业务总量同比下降3061亿元,委托贷款等表外融资渠道发展明显受限。一方面,相关业务转向了信托渠道,另一方面,他们又回到了表内业务,表内业务增长迅速。

截至11月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3.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同比下降12.8%;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8%,同比增长0.8%;委托贷款余额占比8%,同比下降0.3%;公司债券余额占10.6%,同比下降1.1%。信贷高增长和社会融资低增长同时发生,这在今年11月的金融数据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深湾宏源(000166)(港股00218)研究团队预测,在去杠杆化压力下,广益表外融资增速将继续下滑,券商资产管理和未纳入社会融资的基金子公司融资下行压力将大于信托贷款,企业整体融资环境依然紧张。

一些商业银行面临压力

11月17日,相关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新规对流动性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平安证券宏观分析团队认为,一方面,新规的突破可能导致低风险偏好的居民存款从表外转移到表内,导致流动性乘数收缩;另一方面,套期保值规定、公众不能私人投资的限制、非标准和非上市股权条款不匹配的限制将对信用衍生产品效率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从目前的社会融资结构来看,融资需求收益率表的特征非常明显。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资产管理法规的出台将对一些商业银行和大银行产生不同的影响。

截至11月底,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8.2%,同比增长0.7%。从当年新增社会融资结构来看,人民币贷款占比同比增长1.7%,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占比大幅上升,但非标准业务委托贷款、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下降,呈现出回笼趋势。

沈新峰表示,在本轮金融监管下,国有银行等业务相对传统,存贷款业务和零售业务占比相对较高。在市场需求在回报表中,市场利率上升,但基准存贷款利率没有上升的情况下,业绩上升灵活。

标题:表外资产持续回归 新增信贷“超预期”成常态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