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7字,读完约2分钟

上周四(1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布了两个关于发行监管的问答,即《首次公开发行(IPO)预披露问题(2017年12月6日修订)》和《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审查过程中暂停审查及其他事项的要求》,其中,后者澄清了发行人申请被受理并通过审查会议后暂停审查的八种情况。在这八个案例中,“尚未结案”和“尚未公布”这两个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意味着发行人和中介服务机构不仅要了解对方的现状,还要了解他们过去的情况。否则,一旦问题暴露,发行人的发行计划和中介服务成本可能会面临空.水资源的浪费

经济日报:“刨根问底”实现多赢

监管政策的实施将逐步打破过去形成的发行人、保荐人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利益联盟。今后,只有当发行人和中介服务机构相互提问时,才能确保各自在新股发行和上市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

此前,在分销市场上,曾有一些中介因违反规定而受到处罚,影响ipo企业的例子。例如,今年2月,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因违规被暂停证券业务,拖累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也存在拖累中介机构的问题。例如,最近,西凤酒被曝收受交易商贿赂以获取股权,影响了ipo进程,保荐券商中信证券(600030,股票咨询)(600030,股票栏)可能受到影响。

经济日报:“刨根问底”实现多赢

在新股发行和上市过程中,发行人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利益是一致的,即以最快的速度上市。这种利益诉求可能导致双方美化和包装发行人存在的缺陷的动机。同时,基于保荐人、会计师和发行人的信任,独立选举委员会淡化了对ipo信息和财务报表真实性的质疑、判断和审查,出现了个别公司的信息欺诈和虚假上市,损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经济日报:“刨根问底”实现多赢

在退市制度尚未完全成熟、处罚力度有限的情况下,中介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中介机构不断降低执业标准,与上市公司“合作”完成上市任务。一些中介甚至有“为他人拿钱去消灾”的想法。

这些问题有严重的后果。首先,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没有实现;第二,中介服务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仅损害了行业形象,也未能使那些守法、勤勉的中介做大做强;第三,虚假上市最终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由散户主导的中国投资者结构,决定了维权的难度,进而影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新的监管政策有助于各市场参与者相互监督,各尽其责,共同为二级市场筛选出更多优质上市公司,从而促进双赢局面的形成。(原始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负责编辑:张洋hn080)

标题:经济日报:“刨根问底”实现多赢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