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6字,读完约3分钟

深度贫困地区要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为了摆脱贫困,更有必要加强登陆,吹打水稻,将资源配置到合理有效的地方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扶贫已成为当前的主要困难。消除极度贫困需要非凡的努力。这些地区整体上往往不发达,许多当地村庄的穷人也很穷。发展产业基础差,条件少,没有项目,容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传统的支持是无效的,增加投资将导致边际收益递减。恐怕不做一些刺绣工作,不想一些特别的方法,就很难做特别的工作。

消除深度贫困,要找准突破口(一线视角)

要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个人,无疑需要形成政策合力,但更需要打开思路,走出传统的路径依赖,找到突破口。山西省吕梁市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一方面采取了各种扶贫措施,在贫困家庭“三拐婆婆”(指经常翻锅碗瓢盆的农村妇女、丈夫和孩子)中做了一篇大文章。自2015年以来,它们满足了大城市的需求,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陪伴病人、抚养孩子和管理家务等。,为愿意走出农村的妇女提供免费培训,并派人积极与太原、北京、呼和浩特等地的家政服务企业合作,千方百计帮助护理人员找到市场,实现就业,打造“吕梁山护理人员”的特色品牌。目前,吕梁市已有近万名护工在大城市就业,月收入超过3000元,实现了“一人一技一户稳定脱贫”,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益。

消除深度贫困,要找准突破口(一线视角)

事实上,贫困程度越深,就越需要提高扶贫效率。如何使扶贫方式更加正确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否则可能会事半功倍,甚至失败。

极度贫困的问题往往需要用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但找到这条道路的方法并不罕见,那就是努力精确。扶贫就是让人们摆脱贫困,走上繁荣的道路。归根结底,这也是为了和人打交道。无论是引进产业还是转移劳动力,都需要准确地将扶贫工作转移到贫困家庭,以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从而形成内生动力,凸显贫困的包围圈。正如一位基层扶贫干部所说,脱贫就像帮助人们翻墙一样。人们都在积极地向上爬,上面的人会用手翻过来;如果人们躺在墙上,等着别人把它举起来,难度和成本都会很大。

消除深度贫困,要找准突破口(一线视角)

我认为新的方式是不能创新的,但要坚决摒弃过去一些无效的做法,如单纯的给钱和送事,采取更多的激励机制,如生产奖励、劳动补贴、救济工作等,让贫困人口能够充分参与到自我扶贫的过程中来,从而优化扶贫的效益。我认为新的方式不能建成空中国馆,但我们应该用新的视角准确分析可行的发展路径,用新的方式盘活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吕梁山的极度贫困与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引入一些新的机制,如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林业新机制,也可以激发新的活力。目前,吕梁市成立了1008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吸纳了2.4万多名成员,其中贫困成员近1.9万人,覆盖了约60%已建卡的贫困家庭,实现了绿化和脱贫双赢。

消除深度贫困,要找准突破口(一线视角)

深贫困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应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为了摆脱贫困,更有必要加强登陆,吹吹稻草,看看水稻,并分配资源到合理和有效的地方。只有准确识别贫困的原因,充分把握贫困的自身特点和优势,真正保证政策的准确,才能实现前人无法实现的脱贫壮举。

(作者是本报山西分社的记者)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日05版)

标题:消除深度贫困,要找准突破口(一线视角)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