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4字,读完约2分钟

央行副行长殷勇昨日在第八届财新峰会上指出,与传统货币政策相比,宏观审慎政策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政策框架有待发展和完善。一个重要的方面可能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可以进一步集中和明确。

殷勇指出,从全球角度看,以往监管模式未能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基于微观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局限性,主要针对个别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但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不足。

他认为,微观审慎政策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运行系统中的主要部门如政府、企业和居民不在微观审慎监管范围内,其金融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监管;第二,随着金融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复杂。即使微观个体的情况是稳定的,整个构成也可能是系统性的不稳定;第三,在微观审慎政策中,有许多顺周期性因素。例如,当抵押商品的价格在市场的上升周期中上升时,会使微观个人的债务状况显得更加健康,从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从而造成风险隐患;第四,微观审慎的分业监管模式容易导致套利行为,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殷勇:宏观审慎政策目标可进一步明确

因此,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开始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殷勇指出,在各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中,央行通常扮演四个核心角色。首先,主要的货币阀门由央行监管,宏观管理自然应该由央行直接参与;第二,稳定经济或稳定通货膨胀的功能使中央银行具有审慎性;第三,中央银行具有宏观视角,可以从整体经济和金融角度进行判断,并可以克服微观监管的局限性;第四,央行在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时,基本上承担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

殷勇:宏观审慎政策目标可进一步明确

不过,殷勇也表示,与传统货币政策相比,宏观审慎政策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宏观审慎政策在设定目标方面模糊不清,其使命可能过于多样化。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尚未经过检验,因此政策框架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可能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可以得到进一步关注和澄清。”殷勇表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有很多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是适度增强以价格稳定为锚的价格指数的代表性。

殷勇表示,今后,根据十九大部署,央行将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监管框架,不断完善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以保持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标题:殷勇:宏观审慎政策目标可进一步明确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