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新闻地图

紫荆花盛开了20年,标志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20周年。在过去的20年里,发展的主题永远是和谐而不同、开放而共赢。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香港的金融市场与内地的金融市场一直和谐一致,互相支持,携手并进。

自1993年大陆第一家企业青岛啤酒(600600)登陆香港股市以来,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相继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借助a+h模式走上资本国际化之路。与此同时,qfii在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舞台。随后,rqfii、沪港通、深港通,以及随后即将开通的沪港通,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继续加快。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步伐越来越快,依托内地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a股和h股的交易所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此外,新推出的债券交易窗口也有利于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中国助推香港成全球金融中心 香港不会永远跟着美国走

自1994年来港定居的陶冬博士告诉凤凰财经,在过去20年里,作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物流业已经走下坡路,但幸运的是,它已经赶上了中国内地经济从贸易到金融的快车,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在选择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的帮助下,香港金融已经从一个地区金融中心成长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这是香港与内地合作的最大成功。

中国助推香港成全球金融中心 香港不会永远跟着美国走

中国帮助香港成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不会永远追随美国

陶冬认为,香港的经济与mainland China的经济越来越同步,但香港的汇率与美元挂钩,这使得本已困难重重的经济转型更加困难。香港的经济不能总是跟随美国的经济。

香港在中国未来的角色是什么?陶冬表示,中国也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以及对资本产品和矿业的最大需求。此外,中国消费和中国游客的故事遍布世界各地。

近年来,香港充当了中国内地与世界之间的中介: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物资中介,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贸易中介,再到投资中介,再到现在的金融中介。几乎所有的中国支柱产业都通过香港的资本平台站了起来。金融业是香港最好的领域之一,而过去20年来,香港与中国融合的最佳领域之一就是金融。

根据香港联交所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共有1002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约占所有上市公司的51%),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63%;在1997年年底,只有101间公司(约占所有上市公司的15%),占香港证券市场市值的20%。

陶冬说,这一成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积极的作用。中国几乎所有的支柱产业都是通过香港这个资本平台建立起来的。举例来说,当年的电讯业务、电力业务和中国银行业改革,都是靠香港的金融手段实现的。

相反,由于这些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香港已经从一个地区金融中心转变为一个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是纽兰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过去20年全球金融中心的建立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没有这些国内企业的需求,香港不可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也不可能没有香港的努力和基础设施。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做到,这是世界级的。

香港真是东方之珠(600637)。它在专业领域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无论是资本平台、法律平台、会计平台还是企业连接平台,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中国所倡导的重要战略布局,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和国际影响问题。香港非常愿意参与。它非常愿意参与并为国家做些事情。同时,这是一个商业机会,而且仍然是一件大事。

中国助推香港成全球金融中心 香港不会永远跟着美国走

嘉宾简介:陶冬博士是瑞士信贷亚洲的首席经济学家。他曾在多个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担任亚洲经济研究部和中国研究部主管,在中国、美国和日本工作,自1994年起驻香港。他对亚洲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有很好的研究,并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做了前瞻性的分析和预警。

标题:中国助推香港成全球金融中心 香港不会永远跟着美国走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