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5字,读完约4分钟

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返回上海,结束了161天的考察。2016年11月2日至2017年4月11日,探险队在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仑站开展了海陆空立体合作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33次南极考察队队长、中国极地研究所副所长孙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雪龙号”安全航行了31000海里,雪龙船在罗斯海鲸湾海域到达了南纬78° 41′,创下了科研船在南极海域最南端的新纪录,获得了大量的航行数据和信息,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他说,这项科学研究有许多亮点,如“雪鹰601”的作战飞行和深冰芯突破800米大关的全面进展等成果具有历史意义。

天堂:“雪鹰601”是空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极航行

孙波提到的“雪鹰601”是中国第一架极地固定翼飞机。在南极考察特别是内陆考察中,固定翼飞机在保障快速运输和应急救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前,只有美国、德国和英国在南极洲拥有这种多功能固定翼飞机。

在这次调查中,“雪鹰601”执行了115天的任务,累计飞行距离超过11.5万公里。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在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昆仑站起飞和降落。这是这种飞机在南极Airlines/きだよ历史上第一次在这一地区起飞和降落。孙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检查期间,飞机实现了作战飞行,使用7套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载遥感设备,进行了一些导航空沿线的遥感观测飞行,如冰雷达,重力,导航空摄影测量。共完成18条科研线。

上天入地刷纪录创历史 “雪龙”南极此行不简单

深入地下:深冰芯钻探突破800米大关

孙波介绍说,考察队采用了高精度的调查方法,开展了海洋、大气、地质、环境和冰川等23个科学调查项目,收集了1198个数据和样本,新增了21个长期监测点。最让他自豪的是,深冰芯钻探超过了800米,并获得了12万年前的气候变化数据。

南极内陆被称为白色沙漠,降雨量少,冰雪堆积非常缓慢。几公里厚的冰盖可能记录了地球几十万年乃至几百万年的气候变化。因此,南极内陆的深冰芯被称为地球古气候的“年轮”,它可以在最短的深度内获得最多的年份信息。然而,钻取冰芯从浅到深,600米到800米是复杂冰层最困难的部分。中国科学家从2009年开始在昆仑站钻深冰芯,并一直在这一领域不断努力。

上天入地刷纪录创历史 “雪龙”南极此行不简单

在这次调查中,内陆团队配备了9辆雪地车和33辆雪橇。2016年12月15日,它从中山站的内陆出发基地出发,行驶1300公里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昆仑站。昆仑站所在的海拉尔地区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被公认为理想的冰芯钻地。队员们在零下30摄氏度的野外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工作,最终实现了146米深的冰芯钻探深度,总进度超过了800米大关。

上天入地刷纪录创历史 “雪龙”南极此行不简单

孙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冰芯已经成为研究地质史上气候变化的珍贵样本,对于了解地球当前的气候阶段,推断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增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那辛”:罗海新站选址完成

中国的南极科学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自1984年中国在南极洲开设第一个科学研究站以来,已经建成了四个研究站,即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这次,雪龙带着好消息回来了——中国第五个南极研究站的建设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孙波介绍说,探险队对罗斯海域新建研究站的位置进行了第五次调查,完成了恩克斯堡岛(难言岛)、鸟点、梅布尔点、布朗半岛和新港点五个区域的调查。野外工作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基础测绘、动物分布调查、植物分布调查、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海冰和气象分析、环境背景调查等7项任务,为进一步确定中国罗斯海地区新台站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上天入地刷纪录创历史 “雪龙”南极此行不简单

罗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极洲形成的边缘海。它是人类到达南极大陆和乘船到达南极点的首选路线,也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乃至整个世界影响的重要领域。它被称为“自然实验室”。在最近连续五次南极科学研究任务中,罗斯海新建南极研究站的选址一直是中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这一次,科学家们终于全面完成了这项工作。

标题:上天入地刷纪录创历史 “雪龙”南极此行不简单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