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26字,读完约8分钟

2017年春节期间,四川省交通部门将运送1.4亿名乘客,同比下降7%,客流量将减少1000多万人。这是四川省春运史上第一次客流大幅下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民工的减少。

成都2月20日是个阴天,新年已经过去了。成都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成都市晋江区,人来人往。

45岁的夏德平已经连续三天呆在这里了。他看着电子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招聘信息,心里打着算盘。

"如果没有好工作,回顺德吧."夏德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几乎是西部“第一代”农民工的典型代表:17岁时,他跟随家乡四川省仁寿县来到广东“谋生”,历尽艰辛,终于学会了修车技能。现在他已经培养出了无数的学徒。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夏德平回乡就业的想法越来越迫切。“落叶归根,更不用说老父亲还需要赡养”。

与夏德平不同,22岁的陈平从未想过去东海岸工作。“高中毕业后,她在一所技校读了几年书,所以在成都找工作并不难。”。

无论是" 60后"还是" 90后"农民工都不再愿意外出打工,这已经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缺乏技术工人的因素之一。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12年底到2015年底,农民工的增长率逐年下降,分别为3.0%、1.7%、1.3%和0.4%。

然而,与此同时,西方农民工未来的就业形势并不平坦,无论他们是在附近工作还是回国创业。

东海岸不再是工作的首选

夏德平自豪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敞开双手,常年从事汽车维修工作。黑色的油渍再也洗不掉了,变成了另一种肤色。“当别人问我这辆车是怎么修好的,我会伸出手给他们看。”

夏德平总是说普通话。近二十年来,他在广东顺德的工作经历使他有所改变,并影响了他对“好工作”的定义。

对于“好工作”,夏德平用了几个指标:“工资不低于8000元,包括吃住,每周休息一天半。”

工资是8000元,比他在顺德的工资还低,但是夏德平三天来总是碰壁。其中一个原因是,随着大量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乡,人力资源的短缺有所缓解,雇主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讨价还价的空空间。

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四川省“缺工”和“招工难”并存,企业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求职者期望过高的工资,满足工作要求的求职者较少,分别占总体影响因素的45.9%和29.5%。

尽管夏德平准备回顺德,但他仍然希望在成都找到一份工作。最近几天,他一直在降低自己的要求,他的工资“稍微低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选择返乡就业的原因,夏德平表示,除了身体条件,需要赡养老人的父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几乎是第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主要因素:首先,他们一般都在50岁左右。年龄、身体状况再也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养老金是第一需求,也不再追求高工资;第二,父母年老,没有劳动力,需要就近工作来赡养老人。

事实上,整个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正在加速返乡。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贵州省就业联席会议系统办公室获得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底,贵州省已有90.65万农民工返乡创业,比去年同期增加9.75万人,增幅为12.05%。

此外,一项数据也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现象:根据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数据,2017年春节期间,四川省交通部门将运送1.4亿人次,同比下降7%,减少客流量1000多万人次。这是四川省春运史上第一次客流大幅下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民工的减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表示,农民工返乡将是未来的趋势。就四川省而言,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电子产品和新材料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除非整个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否则这些现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并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大量90后农民工也选择不外出工作。陈平刚刚从成都一家鞋厂辞职,来到成都市晋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希望找到一份“更体面”的工作。她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选择在附近工作,除了她在广东工作的表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后总结出以下因素: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将会增加,工资收入差距将会缩小;二是与父母相比,90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有能力适应具有技术含量的工种;第三,父亲为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资源,大多数90后农民工不再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第四,一些90后农民工与父母一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留守”时期,他们不想这种现象再次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他们也选择了就近工作。

西部农民工“返乡潮”调查:60后回归 90后不远行

陈平还注意到了她身边的另一个现象:同龄的“农民工”不再在沿海地区工作的另一个原因是为第二个孩子做准备。

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先,与大城市的居民相比,农村或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和生活水平对他们的压力相对较小,使他们有能力生第二个孩子;第二,目前,农村地区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农村教育质量低,但学费也低,能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

自营职业面临“融资问题”

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也是对当地新增就业岗位拓展能力的考验。例如,2017年春节后,四川省金堂县在各城镇和工业区举办了13次巡回招聘会。根据各雇主提供的数据,预计361家企业今年将有近1万个工作岗位,2960人与企业签署了就业意向。

近年来,在举办各种招聘会的同时,个体户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方政府的一个热点。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16年,该省免费发放了13万份《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宣传手册》,制作了解释返乡创业政策的动画视频,举办了多次返乡创业政策培训班,组织力量到四川省内外农民工集中的园区和企业开展返乡创业专项宣传活动,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西部农民工“返乡潮”调查:60后回归 90后不远行

据粗略统计,2016年,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7.1万人,创办企业1.8万家,产值140.5亿元。2月16日,四川还召开表彰大会,奖励回国的先进企业家。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西部从省到县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数量仍然很少。例如,在2016年返回贵州的906,500名农民工中,只有71,100人选择创业。

几年前,夏德平用积攒的钱翻修了这座两层楼的建筑,为晚年做准备。他还试图回到家乡重新耕种土地,饲养黑山羊。但是,他很快发现,农业不能再支撑整个家庭,农业技术的缺乏总是导致养羊的损失。夏德平也考虑过“创业”——回仁寿开一家汽车修理厂,但他也有顾虑:“如果你能修理一辆车,你可能管理不好一个企业。”

西部农民工“返乡潮”调查:60后回归 90后不远行

农业部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四川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具有典型特征。首先,返乡农民工主要集中在35-45岁年龄段;从外出工作开始,平均工作时间约为10年;从文化结构来看,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工作职业的角度来看,它侧重于经纪人、承包商、车间团队领导、营销人员等。;从回国创业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在第一、第三产业。

西部农民工“返乡潮”调查:60后回归 90后不远行

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典型特征,可以归纳出农民工需要满足的几个条件:中青年、精力充沛、创业欲望强烈;长期外出并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受教育程度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术;工作在较高的专业水平,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调控司司长张天佐认为,由于绝大多数返乡创业者都是从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起步,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市场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对这类业主存在疑虑,贷款热情不高。虽然四川省已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支持范围,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创业贷款,但由于担保贷款规模小、财政投入不足、担保程序复杂,融资困难。成都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靠积累资金或向亲戚借钱,占80.7%,只有约10%的农民能获得贷款。

西部农民工“返乡潮”调查:60后回归 90后不远行

贵州省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返乡农民工中的一些企业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大多数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都是白手起家,积累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创业和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此外,目前的金融体系和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创业的需要,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企业家没有抵押贷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额度小,利率高。受担保资金短缺的影响,创业担保贷款难以满足所有企业家的需求,这使得海归难以筹集创业资金。

标题:西部农民工“返乡潮”调查:60后回归 90后不远行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