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6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所召开年会,发布重要研究报告。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正在酝酿之中,向知识经济和现代化阶段迈进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明显加剧。推进绿色发展的大湾区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绿色金融助力国际一流海湾地区可持续发展

目标是建立一个国际一流的海湾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综合发展的升级版。它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它与南中国海相连,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它是世界贸易的主要运输通道,也是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途径。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合作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据统计,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2.57%,国土面积占全国的0.6%,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与此同时,大湾区的区域产业结构正在向中高水平发展。大湾区有九个城市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港澳服务业高度发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双轮驱动产业体系已经形成。

绿色金融助力国际一流海湾地区可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该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其区域对外贸易总额、外资利用总额、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机场旅客吞吐量均位居世界一流海湾地区之列。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群,空港口群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6800万标准集装箱,居世界首位,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亿人次。

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之后,粤港澳大湾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具备了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条件。

绿色金融促进绿色海湾地区经济

作为中国改革的前沿,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本地区绿色金融合作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利于加快中国经济向绿色转型,也有利于推动环保、新能源和节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潜力。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20国集团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马军表示,中国将把绿色金融纳入2016年20国集团议程,推动绿色金融进入主流进程。2017年底,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央行和德国央行在内的八家大力推进绿色金融的央行,在央行和监管机构之间建立了绿色金融网络。如今,来自18个国家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加入进来。

绿色金融助力国际一流海湾地区可持续发展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整合粤港澳资源,可以更好地凸显其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其金融“引擎”的作用,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共同经济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了。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指出,在绿色发展中,特别是在生态工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进程中,政府和市场应积极发挥两个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得到强调。“这标志着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一个好时代和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

绿色金融助力国际一流海湾地区可持续发展

合作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关键

不同于国际湾区在统一的国家体系内合作和核心城市相对单一的特点,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是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背景下合作的。这种“1234”模式是大湾区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也是其整合的难点和难点。

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广东、香港和澳门属于不同的关税区。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行政制度存在差异。各种因素仍然难以自由流动。在某些领域,同质竞争和资源错配仍然存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所所长王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是协调和创新。

“广东、香港和澳门都致力于在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王耀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广东在产业、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示范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创新方式,立足香港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地位,结合澳大利亚高度集中的财富和与葡语国家密切沟通的平台基础,促进三地的差异化合作,防止行政壁垒,突破‘1234’模式带来的困难。”(孔)

绿色金融助力国际一流海湾地区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0月18日,03版)

(原标题:绿色金融助力海湾地区可持续发展)

责任:张洋

标题:绿色金融助力国际一流海湾地区可持续发展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