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2字,读完约8分钟

9月9日,四川赴俄青年代表团向“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赠送书法作品,表达中俄友谊。记者杜尚泽摄

在“海”的前面,全俄罗斯儿童中心是俄语“海”的标志。记者颜屋

每朵花都有结果。每一颗种子都在为未来酝酿。

十年前,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后,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心下,1570名灾区青少年前往俄罗斯休养。他们中的大约一半来到了海参崴的“海洋”全俄罗斯儿童中心。

八年前,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专程来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视察,表达了他的深切谢意。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俄罗斯人民的友好、善良和温暖,实现了中国人所说的“爱是无限的”。真爱无国界。2013年3月,在担任中国主席后,习近平第一次访问的第一个国家选择了俄罗斯,并再次谈到中俄之间的友谊。

今年9月9日,来自四川灾区的数十名儿童代表回到“海”全俄儿童中心,达成“十年协议”。在欢笑与泪水、回忆与祝福中,我们的记者采访了3位与中心有特殊关系的人。作为中俄友谊的见证人、见证者和持有者,他们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跨越10年的爱情。

十年前,马尔佐夫积极参与邀请中国儿童来康复中心

我希望孩子们珍惜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友谊,希望和平、善意和微笑永远伴随着他们。

得知2008年前往“海洋”全俄儿童康复中心休养的中国受灾儿童代表返回中心后,69岁的瓦莱里·马尔佐夫(Valery Marzoyev)写了一封14页的信,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一些故事。马尔佐夫曾是该中心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的主任。

汶川地震发生时,马尔佐夫和他的妻子正在中国三亚度假。看到电视直播的地震画面和灾区人民的巨大悲痛,他们立即加入了向灾区人民捐款的队伍,并决定立即回家——“我们将邀请中国儿童到我们的中心疗养。”

从三亚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后,马尔佐夫联系了中国驻该地区总领事馆和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希望中国灾区的儿童到“海”全俄儿童中心休养。很快,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2008年和2009年,“海洋”全俄罗斯儿童中心接收了来自中国地震灾区的737名中小学生。这是该中心35年历史中最大和最特殊的一次接待。在“海洋”全俄罗斯儿童中心工作的27年中,这些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生是给予马尔佐夫最大的关爱。

在为期20天的疗养期间,马尔佐夫和他的妻子把这些中国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并带领中心的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好好照顾他们。孩子们亲切地叫他“马爷爷”。

四川的孩子们都又热又不开心。为中国孩子准备的辣椒很快就用完了,马佐夫开始焦急地寻找辣椒。他首先打电话给他在绥芬河的朋友,让他们买300瓶“老干妈”辣椒酱。之后,他试图联系一个即将从北京返回富士山的旅游团,并请求旅游团成员帮忙携带3瓶辣椒酱。“四川孩子喜欢辛辣的食物。我们特地从中国带来了350公斤的辣椒。”2010年3月21日,当习近平参观“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时,马尔佐夫特别讲述了这个故事。

中俄友谊故事的“海”——全俄儿童中心

2010年和2011年,中国政府邀请100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马尔佐夫是夏令营代表团团长。在中国,他看到俄罗斯儿童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热情的接待,他再次深切感受到俄罗斯和中国人民的感激。

“我希望孩子们珍惜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友谊,希望和平、善意和微笑永远伴随着他们。”今天,尽管马尔佐夫离家很远,但他仍然非常想念那些中国孩子。马尔佐夫知道习近平主席将再次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他说,习近平主席对俄中友好关系的关注表明,俄中友谊是真诚的。他相信俄罗斯和中国的年轻人会把友谊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中俄友谊故事的“海”——全俄儿童中心

2008年,13岁的Xi·君飞去俄罗斯疗养。今天,他是远东联邦大学的一名高年级学生

习近平主席的到来将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青年的友谊。

2008年7月17日,四川省北川县的Xi·俊飞和近400名来自地震灾区的儿童来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他对那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处都是鲜花和微笑,而导师“像母亲一样善良”和俄罗斯孩子玩的游戏充满了乐趣。灾区的孩子们已经两个月没有看到笑容了,他们突然大笑起来。

20天后,就要离开中心时,这个13岁的男孩把用纸条密封的矿泉水瓶扔进了海里。四个月后,中心的老师在海边发现了这个瓶子。纸条用中文写道:“我爱俄罗斯……”

这个“漂流瓶的故事”也是马尔佐夫在2010年习近平访问期间特别讲述的。后来,通过搜索,人们找到了把瓶子放在第一位的孩子。

今年夏天,马尔佐夫带领俄罗斯儿童去北京参加夏令营。Xi俊飞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了相关新闻,最终通过电视台的牵线搭桥,在北京见到了“马爷爷”。

会上,北川男孩向“马爷爷”表达了两个愿望:他希望有机会回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我希望将来能在俄罗斯学习——不是莫斯科或圣彼得堡,而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促进中俄友谊多做点事是我们孩子的共同梦想."他说。

他的愿望感动了中国和俄罗斯的许多人。一年后,“海”全俄儿童中心举办了“世界儿童”活动,Xi·君飞受邀参加。两年后,北京一所大学的大一新生Xi·俊飞收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联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一名公立学生。

在向远东联邦大学报到后的第一个周末,俊飞带着一张“马爷爷”的照片赶往“海”全俄儿童中心。虽然路很长,而且还在下雪,但没有人能阻止他的热情。

通过这张照片,全俄罗斯“海洋”儿童中心的看门人理解了他的意图,尽管他不会说话。“马爷爷”很快就有司机送他回家了。一桌子的食物和关心的话语让Xi·君飞感到温暖。

“俄罗斯和中国,这么多人对我的爱,让我的梦想成真。我应该做些什么来回报呢?”在远东联邦大学,他努力学习俄语和知识,甚至还记得他的使命:为年轻的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相识和相互了解做出贡献。近日来,Xi君飞一直忙于即将到来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等活动,但他充满了喜悦——“中国、俄罗斯和海参崴都是我深爱的地方。我愿意为任何有利于两国友谊的事情做出贡献。”

中俄友谊故事的“海”——全俄儿童中心

得知习近平主席将参加未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的东方经济论坛,Xi·俊飞充满期待:“习近平主席的到来将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青年的友谊。”

古普塔决心去中国学习

我第一次看不懂他们的信,这给了我学习中文的想法。

来自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学生亚历山大·古普塔正在山东理工大学学习中文。他流利的中文令人印象深刻。“你为什么想学中文?”这个话题引出了他和中国康复期儿童去俄罗斯10年的故事。

2008年7月,当来自中国地震灾区的儿童进入“海”全俄罗斯儿童康复中心时,在该中心工作的古普塔担任了几十名儿童的顾问。见面的第一天,孩子们用简单的俄语礼貌地问候古普塔,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古普塔和他的同事们的精心照料下,孩子们的脸上渐渐恢复了笑容。在孩子们回家之前,每个人都离开了彼此的联系,很难分开。不久,他收到了几个孩子的来信。“不幸的是,我不懂中文,第一次看不懂他们的信,这让我产生了学习中文的想法。”

2011年,中国政府邀请1000多名俄罗斯中小学生访问中国。古普塔作为班主任,一起参观了北京、上海等地。中国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快速的发展让他意识到学习汉语是非常有前途的。因此,他下定决心去中国学习!

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再次邀请地震灾区儿童到俄罗斯疗养。一直在中国学习的古普塔已经主动负责孩子的签证并带领团队。这一次,他所学的中文在与孩子轻松交流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还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治疗,让古普塔“非常满意”。

明年就要毕业了,古普塔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计划:她希望能教独联体地区的学生中文。他正在编写相关的教材,也渴望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夏季训练和恢复合作相匹配。“这些活动可以使两国的学生互相学习,肯定会更好地促进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颜屋、瞿沛、尹信雨、宋松、谢亚红)

《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05)

责任:张洋

标题:中俄友谊故事的“海”——全俄儿童中心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