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5字,读完约3分钟

4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任务》指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镇常住人口在100万至300万的二类大城市应完全取消落户限制。“使命”还要求在推动1亿未登记居民在城市定居的目标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我市放开和放宽了移民安置条件,这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对定居点的限制将逐步放宽。

“特派团”提议,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不到100万的中小城镇逐步取消对定居的限制。居住人口在100万至300万的二类大城市应完全取消定居限制。居住人口在300万至500万的一类大城市应全面放开和放宽定居条件,彻底取消对重点人群的定居限制。特大城市应调整和完善安置点政策,扩大安置规模,简化安置点规划。

“使命”明确要求在推动1亿未登记居民在城市定居的目标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事实上,早在2014年,政府的工作报告就指出,在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应该重点解决现有的“三个一亿人”问题。“一亿人口”之一是促进约一亿农业移民落户城镇。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促进1亿非户籍人口进城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应提高到45%。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监督实施了促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定居的计划。

今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方案或意见。大多数城市放宽了落户限制,许多中小城市基本实现了零落户门槛。

满足高质量发展

2019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这项任务意义重大。

朱认为,在今年这个重要节点上,进一步放开和放宽对定居点的限制,体现了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加快消除城乡户籍障碍,促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整体市民化,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放开和放宽对定居的限制,促进1亿非户籍居民在城市定居,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对定居的限制的自由化和放松旨在满足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要求。张说:“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城市可以通过不断放宽居住限制和优化城市化布局,充分发挥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配套政策将得到改善

解决1亿城市非户籍人口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

“特派团”指出,有必要促进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需求,增加流动儿童较多的城市的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普遍开放,完善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阻碍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上学的问题。“使团”中的这些政策对于促进未登记人口在定居后的平静心态具有重要意义。”朱对说:

“以人为本”等配套政策也将进一步深化。《任务》指出,深化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要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更多地区落户。全面落实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挂钩的政策。(潘、刘珊珊、于林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9日,第二版)

(原标题:促进1亿人定居取得决定性进展)

职责:张嘉诚

标题:拥有100万到300万人口的大城市已经完全取消了对定居的限制。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