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4字,读完约4分钟

智能物流迎来发展机遇。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打破商业环境的“软约束”,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共享经济增长。

事实上,该行业不能等待供应链和物流链的“先进”创新。

在最近举行的第五届餐饮酒店供应链峰会上,“不明智和不明智”的物流被业界唾弃。一家互联网食品供应链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物流的“硬瓶颈”在于缺乏安全标准、稳定的价格、现代化的接单系统、合作和商业道德、品牌意识以及全国性的物流仓储。她告诉《国家商报》记者:“我发现物流是在谈论最后一英里,他们都在增加精力做‘最后一英里’的工作,但没有一家公司解决过‘第一英里’的问题。”

“互联网+流通”提速 智慧物流迎发展机遇

刺激消费和就业

“互联网+流通”是推动流通革命、大众创业和创新、发展新经济(爱心基金会、净值和信息)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刺激消费和就业。

根据常务会议部署,“互联网+流通”行动的具体措施包括:建设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物联网,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建设商业公共服务云平台,推进传统商业网络的智能化信息改造,引导实体店租金下调。

国家商报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今年“互联网+流通”的推广将重点支持实体商业企业的全渠道运营,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快实体商业(Aiji、净值、信息)转型升级,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协同发展试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给商品流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全国网上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

尤其是决策层更注重“互联网+流通”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效果。

以物流业为例,实现“互联网+”后,物流成本可以降低40%左右。

川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围绕人、车、货,有形高速公路口岸配备了信息指挥系统、安全完整性系统等软件。公路口岸所在区域工商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40%,服务于生产。互联网最终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色海洋。”

供应链合作是路径

在流通产业的产业链中,“物流”始终是商品流通的基础,“业务流”与“物流”联系不畅往往导致成本降低困难,而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也被视为流通领域亟待突破的“硬瓶颈”。

“物流公司缺乏现代化的接单系统。我和物流公司沟通过了。我说我有一个平台,希望给你一个订单。然后你给我一个价格,但现在许多物流公司根本没有这个系统,说它需要钱来做这个系统。”上述互联网食品供应链企业负责人描述了她在业务中遇到的物流“硬瓶颈”。“一直以来,物流公司仍然停留在十多年前接受订单的方式上,不愿意花钱去做一个系统。“先赚钱,不花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过去是一个电话,直接接受订单,你可以接收订单,现在它是一个系统,所以现在物流公司缺乏一个现代的订单系统。”

“互联网+流通”提速 智慧物流迎发展机遇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冷链也是一个必须突破的瓶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说:“每个人都说冷链是一片蓝色的海洋。事实上,似乎还没有蓝色的海洋。现在只是淡蓝色,需要电子商务和餐饮b2b平台以及餐饮外卖。运输的推广,加上新的食品安全法的推广,将使整个冷链物流真正从浅蓝色过渡到深蓝色。”

供应链合作是实现“业务流+物流+互联网”效应的途径之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主席崔中福说:“不能通过盲目压缩物流供应商的生存空间来降低成本,空.相反,它应该与物流提供商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通过真正的供应链相互合作。加强响应,优化运输路线,提高配送效率。"

标题:“互联网+流通”提速 智慧物流迎发展机遇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