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3字,读完约8分钟

计划者的笔记

清明节快到了,怎么知道这个传统节日?今天人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个传统节日?民间专家王娟对《清明》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扫墓不是古人唯一的节日活动。对古人来说,更重要,或更有意义的,应该是扫墓后的郊游;清明节也是女性的节日。王娟认为,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应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用青春和生命冲淡“死亡”的概念;用生命再生产的意识否定死亡;我希望与大自然互动,增强彼此复制生命的能力。

清明文化漫谈

节气是根据太阳的周期和位置计算和划分时间的古老方法。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节气就已经是一个时间单位。例如,在《国语》中,有一句谚语说“消暑必行”,“管子”有“清明”,“大暑”,“小暑”,“大黛李霁霞郑潇”有“开蛰”,“雨水”等名称。然而,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录却出现在汉代《淮南子·天文训》中。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孝经》记载,“春分后的第十五天叫清明”,之所以叫清明,主要是因为此时“万物皆清”。

清明文化漫谈

清明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节日是指传统的、周期性的和集体的事件或活动。与节日不同,节气比历法更注重自然时间,历法是古人通过观察占星术和物候学等自然现象获得的自然时间概念。因此,对节气的观察和表述是科学严谨的,节气的时间也是基本固定的。节日属于文化时间,不需要与自然时间严格比较。因此,传统节日的提法相对随意。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节日可能有宗教色彩,如西方的圣诞节;或者具有农耕文化与季节密切相关的特点,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清明文化漫谈

在唐朝之前,清明节更多的被认为是节气而不是节日。根据梁宗厝的《荆楚春秋》记载,寒食节是冬至后的第105或106天,清明节是两天以后。古代寒食节有许多习俗,如“祭墓”、“荡秋千”、“打球”(蹴鞠)、“拉钩”(拔河)、“雕鸡”(画蛋)、“斗鸡”、“吃粥”等。清明节和冷食有一两天的区别。后来,也许与冷食这个词相比,清明节有了春节的意思。总之,唐朝以后,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许多寒食节的庆祝活动都移到了清明节,这就成了清明节的节日习俗。清明具有节气和节气的双重身份。

清明文化漫谈

扫墓

众所周知,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寒食与希望》中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凄凉景象:

清明节吃冷食时,无论谁哭,黑乌鸦喜鹊都会让树发昏。

风吹着荒野中的纸币,古老的坟墓被春天的青草覆盖着。

《李唐之花》反映了充满生与死分离的白杨路。

幽灵沙漠泉水哭泣,沙沙和下雨的人回来了。

老宋梦媛在《东京梦录》中描述了当时人们扫墓祭祖的情景:“每一个新坟都是用这一天扫墓。”首都的人们不在郊区。在禁令实施的半个月前,朝廷的仆从、车马都被送到了陵墓,宗室、南班和近亲们也被送到了伊的陵墓里享受祭祀。所有的人都是紫色的衬衫、白色的三角形丝绸和绿色的线,所有这些都是由官员们给的。也不准出车出马,也不准出凤仙寺、道观、各宫墓。”出去扫墓的人挤满了马路,互相推挤,街道两旁“纸马店被折成了街上的城堡”。明代刘东、余以正的《景略》也详细记录了当时扫墓的情景。三月的清明节,男人和女人扫墓。但是看到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祭品,纸币,熙熙攘攘,拥挤的道路。当那些去坟墓的人哭泣和崇拜时,他们也需要除草、给坟墓添土和烧纸钱。

清明文化漫谈

然而,清明节不是古人唯一的节日活动。对古人来说,更重要或更有意义的是清明节后的习俗,即徒步旅行。《东京梦花录》描述了人们扫墓后的活动:“四野如城,人们常常把杯盘列在树下或花园间,互相劝诱付钱。”首都的歌曲和舞蹈遍布花园和亭子,在黄昏时分到达。每人携带枣糕、烧饼、黄膘(一种泥娃娃)、飞刀、名花、各种水果、山亭、玩具、鸭蛋和鸡,这些被称为门外的土器。轿子,即簇顶柳杂花,四竖影。”武松子母的《梁璐之梦》也记载了当时所有的人,无论贫富,都从城里出来,大声地唱歌和玩耍。《景帝风光略》也有“哭,不归,去树,择园,坐醉,有歌者。”无缘无故地哭和笑,哀悼和返回幸福。”

清明文化漫谈

妇女节

北方有句民间谚语,“女人的清明节是男人的一年”,也就是说,清明节是女人的节日。你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在清明节,女人们避免缝纫,总是出去郊游,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包括荡秋千、拔河、蹴鞠、放风筝等。在清澈的田野里,花是红色的,柳是绿色的,草是茂盛的,女士们和先生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金色的崔晨是光滑的。他们肩并肩,尽情享受,整天画着船、笛子和鼓。在桑园里,男人和女人混杂在一起,唱着歌,笑着,没完没了。甚至有人说,清明节与其说是拜清明节,不如说是“求名求利,游水兴味”(宋《武林外传》)。难得的是,一直束缚着女性的传统习俗会鼓励女性去野外旅行,这一点值得思考。

清明文化漫谈

其次,清明节也是女孩举行成年礼的日子。宋梦媛的旧《东京梦录》记载:“清明节时,平都把冬至后的150天作为大冷食,前一天叫‘烹熟’,用面条、飞燕、柳条做枣糕,插在门楣上,叫‘推燕’。孩子和仆人大多是在一天的顶部。”礼仪,指的是女孩的成年礼,早在周代就有记录。一般来说,当一个女孩满十五岁时,她会举行一个“婚礼”。所谓“发夹”就是“发夹”的意思。举行仪式时,人们应该把女孩的头发梳成一个发髻,然后用发夹固定,这在民间也被称为“头顶”。仪式结束后,女孩们可以谈论婚姻。清明节是人们为女孩举行成人仪式的节日。

清明文化漫谈

此外,清明时节佩戴柳树也是清明时节的一大景观。任擎阮《春秋笔记》中有“清明妇孺穿柳条”的记载。清明节穿柳、砍柳是很常见的。除了在屋檐、车马上砍柳树外,最重要的是穿柳树或簪柳。民间有“美为先”的说法,我们知道簪柳或傣柳的主要器物是妇女和儿童。人们普遍认为刘岱的主要目的是辟邪。清明节,也叫“鬼节”,据说死者会在这一天来到人间享受“祭品”。因此,为了避免被偷袭,人们应该佩戴柳树。刘岱的习俗应该源于这种“同情”的思想。在中国传统信仰中,柳枝不仅具有“避邪”、“驱鬼”的功能,而且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俗话说,“如果你用心种花,没有你的心就不能种花”,这就是真理。因此,清明节强调妇女和儿童佩戴柳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感染柳树的生命和繁殖能力。

清明文化漫谈

感受生活

中国传统清明节的各种习俗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首先,用青春和生命来淡化“死亡”的概念。清明节在早春,万物在春回中生长,充满活力。春天是孕育生命的季节,但祭祖和扫墓活动的主题是死亡,这似乎与春天的主题——繁衍和生命——相反。为了寻求一种“平衡”,在“沉重”和“悲伤”的祭祖仪式完成后,用年轻人的踏青活动“冲淡”死亡就成了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儿童和妇女是生命的象征,儿童是生命的延续者,妇女是生命的创造者。因此,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参加户外活动是很自然的。

清明文化漫谈

其次,生命再生产的意识被用来否认死亡。中国传统儒学的精髓在于通过再生产和再生产来否定死亡。也就是说,只要有后代,生命就不会结束。“拥有未来”是我们生活的最终目标。清明节祭祖扫墓的真正含义在于“祈祷”,这与秋冬季的“祭祖”(主要目的是表示感谢)正好相反。我们祈求我们祖先的祝福,希望我们的祖先能保佑我们的子孙后代繁衍生息。清明节强调女性的参与,强调中国人重视生命繁衍。此外,人们选择在清明节为女孩举行成人仪式,这也是由于强烈的生命繁衍意识。在孕育生命的季节,为女孩举行成人礼突出了妇女创造生命的能力。

清明文化漫谈

此外,我希望与大自然互动,增强彼此再现生命的能力。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们选择在这个时候举行仪式,走进大自然。一方面,他们希望能感染春天的活力,创造更多的生命;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把我的生育能力转移给大自然,这样大自然才能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收获。青年男女,尤其是妇女,同时与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相互作用,这对生命的延续和后代的繁衍非常重要。

标题:清明文化漫谈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