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71字,读完约10分钟

创业教育的困境:“没有学习理论的创业”与专业学科的空·怀特

本报记者夏报道

目前,在中国,创业的浪潮方兴未艾,创业者只需要学习,所以创业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也开始有意识地在大学层面上开设普通创业教育,但如何为创业者提供更系统的教育支持是创业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与此同时,“是否可以教授创业”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止——“不学无术的创业”背后的原因是,中国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创业学科,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国还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设立相应的创业专业。

这就是中国创业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

如何教授创业?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新华都商学院董事长何志毅正在筹备一个读书俱乐部,要分享的书是《教育的目的》。自从他在2011年获得教育部的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来,他和他的商学院一直在回答是否以及如何教授创业,这似乎需要对教育本身有一个新的理解。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王芳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他说创业能否被教授的关键是看教育是什么样的理念。“事实上,教育这个词不应该是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倾听、考试和回答。事实上,教育意味着教与学,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家精神是可以传授的。”

创业教育困局:“创业无学论”与专业学科的空白

王芳华说,当今社会普遍认为,研究型大学不应以就业为指标,创业是就业的最高阶段和最高范畴,因此研究型大学不应从事创业教育。

与此同时,中国正掀起一股创业热潮。中国投资协会股权与风险投资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沈志群表示,2015年中国新增企业443.9万家,比2014年增长21.6%,注册资本29万亿元,增长52.2%,均创历史新高,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2万家。

沈志群认为,在扩大二元创新规模的同时,更大的问题在于提高创业成功率,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有创业经验的何志毅对此深有感触。“企业家非常孤独,天必须塌下来。他们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家需要有人来教育、帮助和支持。”

在何志毅看来,企业家的学习是一种刚性的市场需求。“一定有人愿意系统地研究,但这个需求有多大?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最根本的原因是很多人不穿鞋,卖鞋的人去岛上看到每个人都不穿鞋,觉得市场很大;然而,一些商人看到岛上的人不穿鞋,认为这里没有市场。我想岛上的人都想穿鞋,但是没有合适的鞋子。”

创业教育困局:“创业无学论”与专业学科的空白

创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教育模式和路径的重构。

何志毅正试图建立一套独特的创业培训程序。他将企业家应该具备的要素提炼为五项:智慧、知识、素质、经验和实践。他认为,这五个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概念相吻合。虽然每个模块不会相互竞争,但它将是强的和弱的。例如,太多的知识将摧毁智慧,太多的经验将导致没有学习,所以有必要注意合作培训。

“现在这五个模块是平行的,但是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智慧的培养和实践是最重要的,所以每个模块的权重是不同的。”何智毅说。

何志毅强调,创业教育应更多关注判断、意志、责任和创业等非知识要素。

其次,创业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支持,一些商学院已经开始探索这一方面。

王芳华介绍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已经成立了一个2000万元的风险基金,鼓励学生创业。“如果你攻读mba,我们可以用股票换取学费。基金将帮助你支付学费。如果你成功创业,你可以将创业的股份返还给基金。如果生意不成功,我们会支持你。这是一种机制创新。”

新华都商学院教务长、创业mba项目负责人王晓霞告诉记者,techmark business war模拟课程在实践之初就已经推出,学生分组进行创业决策模拟培训。王晓霞说,他培训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商业计划,他从一开始就在培训这个项目。毕业时,他实际上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把商业计划变成了毕业论文。

“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创业型mba学生之间交流最多的不是职业规划的内容和工作地点,而是如何设计股权、如何设定退出机制、如何在某个阶段找到天使投资,以及如何进行溢价谈判。”

王晓霞表示,新华都商学院还设立了2000万英镑的mba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创业。这些学生可以用他们自己的商业计划做路演。新华都除了2至3名教授外,评委还有5至7名社会投资者。通过这次路演,mba学生可以从新华都获得20万到100万的风险投资,也可以从外部风投那里获得投资。

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另一个难题。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张玉立表示,由没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教授创业知识会受到质疑。“我们教授市场营销,学生不会问你是否卖出了什么东西。今天,向领导们讲述领导力的老师没有被问及他是否是行政领导。但如果你教创业课,你会要求你创业吗?”

王芳华认为,mba教师的形成表明,大学教师可以教授企业家。“只要你对企业有研究,对企业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你就可以和学生交流。你不一定要成为企业家才能教mba学生。”

然而,王芳华认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不同于mba。“要邀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必须有一批企业家、投资者或企业家在现有的教师中参与进来,这样我们的教师就有了一个广阔的渠道。”

王晓霞说,传统的大学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是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安排的,学生只是被动地选择课程;然而,创业型mba教育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学科和相应的教师队伍,因此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实行邀请制,更容易安排教师。

新华都商学院在创业型mba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师徒制,它采用了教师和学徒的培训模式。除了聘请有理论基础的学者之外,它还从企业中聘请知名企业家作为导师,这些导师和导师组成一个学习团队,以私人董事会和咨询的形式提供咨询。

创业教育中“身份”的困惑

随着“双创新”的推进,政府更加重视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这只是大学中普遍性和概括性层面的创业教育,侧重于创业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细节,但并不系统,也没有形成一门学科。

这也造成了新华都商学院创业教育的“身份”混乱:2011年,它申请了创业与创新硕士学位,但由于没有两个学科也没有专业,教育部批准了创业与创新方向的mba。

“这给我们带来了困难。我们必须在mba框架下尝试创业创新。”何志毅认为,提供方向和专业是两码事。方向是提供几门基于mba的创业和创新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技术性的,比如如何注册和注册,如何获得投资和融资,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开放的团队。基础和专业基础都是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应系统地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创业教育困局:“创业无学论”与专业学科的空白

新华都商学院的创业型mba显然想做后者。王晓霞向记者提供的mba课程显示,mba管理专业只有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和市场营销等11门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了19门具有创业特色的课程,涵盖了商业模拟、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商业计划书撰写、电子商务、领导艺术、管理沟通和商务谈判等多个领域。

“虽然创业现在只是mba的一个方向,但实际上,我们正在探索创业创新的硕士学位,只是戴着mba的帽子。”何智毅说。

混乱的背后是中国创业学科和专业的空·怀特。

在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业已经成为一门学科。目前,美国有1600所大学提供创业课程,200多所大学提供创业学位教育,100多个创业研究机构。

“我们进行了一些定量研究,并扫描了全球100所顶尖商学院,其中60所商学院建立了独立的创业和创新学科。我们还通过数据和研究发现,美国的创业创新浪潮与创业创新教育密切相关。”何志毅说,美国的创业创新浪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创业和创新教育开始酝酿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然而,在我国现行的学科体系中,既没有创业学科,也没有创业专业。何志毅认为,普及教育离不开学科和专业的支持,现行的教育体制、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难以适应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何志毅表示,专业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而中国创业类专业迟迟没有设立,实际上已经落后于市场的需求。王芳华强烈要求在创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上有重大突破。“mba不能解决我们的创业问题。mba需要创业内容,但它不能取代创业教育。我希望建立一个专业的企业家硕士学位。”

王芳华认为,迫切需要设立创业硕士学位有三个原因:一是创业者需要获得相应的知识,获得系统的实践指导;第二是与创业有关的中介机构的需求。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咨询公司等。现在对创业企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能培养出一批企业家大师,这些机构和企业家就能实现更有效的无缝对接;三是高校的需求。创业硕士的系统教育可以为我国所有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师资。

创业教育困局:“创业无学论”与专业学科的空白

在学科建设方面,新华都商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国创业创新学科建设研究会”,旨在联合多所大学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创业创新学科建设。

张玉立认为,创业要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第一步是要进入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它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设计交叉。

何志毅正在创业mba的实践中进行这一尝试。“首先是要学习军事教育中非知识元素的培养,如勇气、意志、团队精神、责任感、牺牲精神等。;二是借鉴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教育。此外,创业教育还强调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教学。”

在王芳华看来,当前的创业教育需要做到“拔尖”。“张玉丽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业创新研究。在他的研究领域,我认为他所做的是“一流的”;在何志毅的创业教育实践中,探索经验是脚踏实地的,这就是“网站”。在“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后,我希望通过我们的针头连接许多商学院和大学。共同推进创业创新学科建设。”(李主编)

标题:创业教育困局:“创业无学论”与专业学科的空白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