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07字,读完约13分钟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按照惯例,《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期发布。公报中的文字数据和图表如实反映了一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和新进展。这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成功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为“十三五”规划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帮助读者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有必要提炼出主要方面和脉络,并结合统计公报的内容给读者讲一些心得体会。

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首先,实现6.9%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非常宝贵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67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虽然与去年相比,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来之不易,不仅含金量高,而且对稳定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也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6.9%的增长率稳定了就业。就业形势比预期的要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农民工总数比上年增长1.3%;价格水平相对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产量增长2.4%,实现了“十二个连续增长”。这些情况表明,尽管6.9%的增长率与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相比有所下降,但稳定的增长趋势并没有改变,在稳定就业和价格的同时,仍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6.9%的增长率很难获得。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继续疲软,国际贸易继续疲软,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内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脱销和稳增长、融资困难和金融金融风险上升、“走出去”和国际市场萎缩问题更加突出,趋势、阶段性和阶段性矛盾相互重叠,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如此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6.9%的增长速度是难能可贵的。

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6.9%的增长率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6.9%的增长率所对应的经济增加值超过5000亿美元,这不仅相当于中国90年代初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且超过了目前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来看,6.9%的经济增长率仍然相对较快,居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201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4%,日本增长0.4%,印度增长7.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欧元区将增长1.5%,南非增长1.3%,俄罗斯增长3.7%,巴西增长3.8%。

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6.9%的增长率稳定了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力刺激了世界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5%,排名第一。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稳定的支柱和增长的源泉。

二是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地调整结构和方式,既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又要按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方向,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协调。

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增加。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第二产业快2.3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5%,比上年高2.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

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17.0%,分别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增长7.2%和7.0个百分点,分别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的18.4%和5.9%,比上年增长1.2%和0.3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差为2.73,比上年下降0.02。

中西部一些主要指标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主要指标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全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快0.9和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东部地区快2.8个百分点。

第三,创新和创业方兴未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党中央、国务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激励机制,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形成了群众性创业创新热潮。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趋势是明显的。

创新和创业投资不断增加。研究与试验开发(r&d)年支出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2%,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10%;国家新兴产业风险投资计划支持建立了206家风险投资企业和1223家风险投资企业,总资本规模达577亿元。

大众创业和创新展示了它们的效果。全年授予国内专利157.8万件,比上年增长32.4%,其中授予国内发明专利25.6万件,增长62.5%。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0.7万份,完成营业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国新增注册企业444万家,比上年增长21.6%,注册资本(金)增长52.2%。

“三个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在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和成果的支撑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迅速孕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8%,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产业高4.1和0.7个百分点。新的商业形式正在蓬勃发展。全年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6%,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20.9个百分点;全年交付业务量206.7亿件,增长4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加了103%。新产品不断涌现。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61.2%,运动型多功能车增长48.0%,工业机器人增长21.7%,智能电视增长14.9%,智能手机增长11.3%。

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全体员工年劳动生产率为76978元/人(按2010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

四是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调整,节能降耗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鉴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改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治理,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安全屏障加强。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全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4.0%,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17.9%,增长0.9个百分点。

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9%。铜、钢、烧碱、水泥等产品的单位生产综合能耗继续下降。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全年造林面积632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万平方公里。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高5.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3%。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前十大流域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2.1%,高于上年;沿海水域海水质量监测点中,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海水质量标准的监测点比例为70.4%,提高3.6个百分点。

5.对外贸易和投资仍取得可喜成果,“一带一路”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国际国内两大形势,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对外贸易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系,加快自贸区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商品贸易比重继续上升。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4.6万亿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其中,出口14.1万亿元,下降1.8%。尽管出口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世界出口,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例继续上升。

服务贸易加速发展。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服务出口2882亿美元,增长9.2%,保险、金融、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强劲增长;服务进口4248亿美元,增长18.6%。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26575家,比上年增长11.8%;实际利用外资7814亿元,增长6.4%,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0.1%,批发零售业增长28.0%。

“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外国直接投资(不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达到1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到2015年底,外国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2.4倍,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5.9%。

“一带一路”战略得到深入实施。2015年,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6.2万亿元,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526亿元(85亿美元),增长25.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达到148亿美元,增长18.2%。

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6.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民生放在首位,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享受的要求,大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实施扶贫工程,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确保充分就业,努力缩小收入差距,齐心协力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改善民生。

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4%,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实际增长6.6%。

居民收入分配继续改善。在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五个等级中,最高收入群体与最低收入群体的人均收入双差为10.45,比上年低0.29;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名义值比上年增长9.7%,比平均增长率高0.8个百分点。

穷人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根据农村每人每年2300元的扶贫标准(2010年不变价格),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比上年减少1442万。

社会安全网进一步完善。去年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236万人、365万人和6823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的人数分别为1708万人、4903万人和518万人。全年共资助5910万城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民生投资继续增加。随着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对重点领域民生的投入仍在增加。全年基本建成772万套,开工783万套,均超过年度目标任务。

一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这一成就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正确有效的,不仅有利于解决发展问题,而且有利于激发发展潜力。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南和行动指南。"雄关满路真的像铁一样,但现在它从一开始就跨过来了."新的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开始,也是推进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有很多风险和挑战,但“无限风光在险峰”,仍有巨大的机遇和希望。只要按照“十三五”战略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创新促供给、减负促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势头,提升传统比较优势,中国经济一定会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标题: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