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7字,读完约4分钟

王俊

两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湖南湘西苗寨,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根据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湘西自治州注重“四个精准”,整合各种金融资源,确保金融精准帮助贫困群众取得实效。2015年,泉州新增贷款103.52亿元,同比增长69.43%,增速居全省首位,增幅创历史新高。

“四个精确”首先是精确的计划。截至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分行通过准备金调整释放资金10.49亿元,发放支农再贷款5.7亿元,向“两民”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65.12亿元和利息补贴4800万元;金融机构上级行在信贷授权、信贷规划、资本配置、行业支持、利率优惠、产品创新等方面共给予湘西金融机构56项优惠政策;在差异化监管政策的支持下,交通银行成功落户湘西,农村信用社重组在全省率先进行。

强化金融扶贫 扭住“四个精准”

中国人民银行(湘西中心支行)对信贷政策对小微、涉农、扶贫开发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进行了评估,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域发展和扶贫的信贷支持力度,形成了“差异化视角下金融支持连片特困地区的政策思考”等多项研究成果。通过召开信贷管理会议、信贷分析会议、金融精准扶贫促进会议、金融研讨会、金融形势分析会议等。开展信贷分析,交流金融扶贫经验,确保信贷供应稳定增长。

强化金融扶贫 扭住“四个精准”

第二,循序渐进和精确突破。中国人民银行在湘西自治州提出了“一县一品”的布局。指导辖区内各县分别开展品牌支持。龙山县位于四省交界处,边境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高。探索跨区域信贷一体化的支持,介绍《龙山莱丰经济合作示范区扶贫开发实施方案》;永顺县是农业生产大县,重点支持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县,并已出台《金融支持建立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实施方案》;吉首市已有“三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基础,重点推进“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并出台了《开展“三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方案》;泸西县小微企业众多,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重点探索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凤凰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积极探索旅游文化产业金融产品创新;花垣县是一个以支持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大型工业县。

强化金融扶贫 扭住“四个精准”

第三,注重支持精确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制定实施计划,准确支持区域发展和扶贫,要求各银行重点支持100户、10家龙头工业化企业和10家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农业发展银行增加了对异地扶贫和搬迁的信贷支持;中国工商银行加大对湘西自治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农行注重农村水利建设,大力支持湘西“五小”水利发展;依托园区,中国银行重点支持文化旅游、生物制药、优质矿产等特色领域和重点项目;中国建设银行加大对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信贷支持;邮政储蓄银行推出“互惠贷款”业务,支持金茶等农业产业的发展;华融湘江银行整合信贷资源,重点支持民生和城镇化发展;村镇银行关注农村教育,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农村合作机构通过面向农民的小额信贷行业全面开展扶贫工作。

强化金融扶贫 扭住“四个精准”

第四,机制保障,形成精确协同。制定并形成了《关于建立货币信贷“1+n”工作机制,推进金融“两个支持、一个支持”实施的意见》,指导辖区内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做好支农、扶持小企业、扶贫开发工作。在此基础上,整合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设立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银行按扩大后的比例发放贷款,有效地调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扶贫开发。辖区内8个县市都设立了小额信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同时,建立监督机制。为294个银行和政府框架协议项目和152个银行和企业项目建立分类账,每月进行业绩统计,每季度报告进展情况。

强化金融扶贫 扭住“四个精准”

抓住“四个精准”,促进了金融扶贫,取得了实效,全州信贷投入异常增长。截至2015年底,湘西自治州各项贷款余额为423.83亿元,同比增长32.32%,增速居全省首位,接近全省平均增速的两倍;贷款增量首次突破100亿元,比年初增加103.52亿元,同比增长69.43%。形成了五种可复制推广的金融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农民入股的“18洞村”模式、依托产业链的“湘西黄牛”模式、多种形式合作的“西洲米业”模式、发挥品牌效应的“宝景金茶”模式、人才驱动的“杨勇新家庭农场”模式。

强化金融扶贫 扭住“四个精准”

(作者是中国人民银行湘西中心支行行长)

标题:强化金融扶贫 扭住“四个精准”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