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4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物联网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移动物联网产业将进入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成熟阶段,相关应用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汽车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应用将进一步普及

12月20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2017)研讨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课题组正式发布了《移动物联网(2017)产业研究报告》。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芮明杰教授认为,企业必须广泛寻求前沿技术,探索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新途径,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技术与市场的高效对接。“移动物联网是一个技术推广和需求拉动同时发挥作用的领域。对该行业的研究可以为其他行业与移动物联网的跨境融合提供借鉴和启示。”芮明洁说。

报告称移动互联智慧服务前景广阔

据报道,具有位置感知、移动管理和服务集成三大特征的移动物联网已经成为物联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移动物联网业务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7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其中,位置感知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位置计算网络将共同构成移动物联网发展的三大基础设施,这三大网络的发展将决定移动物联网产业的未来。

报告称移动互联智慧服务前景广阔

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在当今的移动物联网行业中,由gnss(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支持的相关格式发展尤为迅速,已经成为移动物联网市场的主力军。据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80亿个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支持的移动物联网设备。

“我们发现,在这部分市场,亚太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硬件设施的规模领先,但市场覆盖面和行业盈利能力都比较落后。”复旦大学工业经济系副教授、研究小组组长刘明宇表示,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移动物联网接入设备的数量占全球的46%,但整个行业的利润仅占22%。“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应牢牢把握五金库存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探索产业应用场景,以空屋拓展产业价值”。

报告称移动互联智慧服务前景广阔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许认为,产业互联需要面对管理和技术上的诸多挑战,智能服务只有通过与移动物联网的深度产业合作才能实现。

综合增强的三大基础设施,即位置感知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位置计算网络的发展水平尤为关键。通过gnss、视觉、雷达和遥感技术的综合应用,位置感知网络可以获取各种移动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通过短距离和长距离的蜂窝和非蜂窝通信技术实现时间空信息传输。

“我们想强调‘位置计算网络’的作用。”刘明宇说,在移动物联网时代,人类不再直接控制机器设备,而是移动终端根据系统中现实世界的映射做出自己的决策,因此必须为其提供精确的定位支持。目前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有10米甚至超过20米的定位误差,这不能满足未来终端的要求,如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可穿戴设备。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在未来将是不可或缺的。

报告称移动互联智慧服务前景广阔

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国企业也有自己的后发优势。据该研究小组称,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于2015年联合成立的川岛千寻定位网络有限公司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颗卫星地面增强系统。该公司利用全国1800多个地面增强站和自行开发的定位算法,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大数据操作,并为全国用户提供精确定位和扩展服务。根据规划,川岛千寻定位公司将于2018年实现中国厘米级定位服务的全覆盖,并进一步将高精度定位能力作为一项公共服务。

报告称移动互联智慧服务前景广阔

从目前国内相关格式的发展情况来看,各种传感器都在不断向小型化和低功耗方向发展,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云计算和精确定位服务的加强进一步增强了位置计算能力。目前,三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该研究小组预测,到2020年,中国移动物联网产业将进入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成熟阶段,各种相关应用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除了工业物联网、智能城市和智能能源(600869)等三大工业应用市场外,汽车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消费应用也将进一步普及。(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记者李志国)

标题:报告称移动互联智慧服务前景广阔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