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8字,读完约3分钟

现代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战略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率第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要求是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要方向,彻底改变以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忽视质量和效率,以及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产品库存、杠杆率上升、风险增加、效率低下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增强竞争力。

【一日一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变化、效率变化和动力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然而,质量效率低下、增长势头乏力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经济增长持续下滑,产能过剩、房地产存量和杠杆率过高等问题突出,金融和债务风险不断积累。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侧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尽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整体经济效益提高。

【一日一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三,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工业体系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

第四,着力构建有效市场机制、动态微观主体、适度宏观调控的经济体系。经济体制是现代经济体制建设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必须加快建设有效的市场机制、动态的微观主体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即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和市场化要素配置,实现有效的产权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灵活的价格反应、公平有序的竞争、企业优胜劣汰,最终优化要素配置。微观主体的活力意味着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深化商业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落实经营决策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企业家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宏观调控是指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完善金融、货币、产业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协同效应,提高政策效率。实施宏观调控也要符合市场规律,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不应该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做到不缺位、不越位。

【一日一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出版,本刊有删节本)

(负责编辑:张洋hn080)

标题:【一日一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