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3字,读完约5分钟

说起韩国的支柱产业,是因为有三星电子、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等知名企业的存在。电子和汽车制造业是最著名的。然而,造船业也是韩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大多数人每天都无法接触到它。

在韩国,有三大造船企业:大宇造船、三星重工和现代重工。此外,这三家造船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名列世界前三。

然而,由于油价持续下跌和新造船需求疲软,三大航运公司的亏损将继续增加,盈利能力将继续恶化。2017年底,韩国媒体哀叹道:

韩国将造船冠军拱手让给了中国。

7年后,中国造船业超过了韩国

海外网援引韩国媒体2017年12月8日的报道。截至2017年11月,中国造船业收到的新订单数量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根据韩国的“亚洲经济”报告,英国造船和航运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造船新订单量(713万修订总吨)排名第一,韩国和日本分别以574万修订总吨和182万修订总吨的数据排名第二和第三。中国市场份额达到36.3%,比韩国(29.4%)高出近7个百分点。

单从11月份来看,全球造船业当月收到的新订单为140万修订总吨,其中中国以91万修订总吨排名第一,其次是意大利(31万)、韩国(8万)和日本。

面对这样的数据,韩国媒体哀叹道,虽然离年底还有一段时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韩国有可能在2011年后将全年造船订单量冠军再次移交给中国。

超级大订单输给了中国

韩国造船业感到痛苦

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让韩国承受了痛苦。今年8月,中船重工与两家中国造船公司签署了建造意向书。订单包括9艘22000标准箱级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每艘价值1.6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订单总额约96亿元人民币。

这场订单大战围绕着历史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订单展开,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韩国造船业肯定会赢得这一订单,但却意外地被中国轻易夺走。

韩国三大造船公司现代重工有限公司、三星重工有限公司和大宇造船海洋有限公司共同参与了订单竞争,韩国业界曾预测现代重工有限公司有望赢得订单。

韩国现代重工航运业务总部执行董事于荣华在8月1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更是信心十足地表示:“过去(2015年),公司仅与法国航运公司谈判就赢得了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相信这次我们一定会得到订单。”

但这一结果打破了韩国企业的预期。

对此,韩国媒体表示,造船业和航运业的繁荣终于恢复,面对一个罕见的超大型船舶建造订单,中国已经抢走了业务,韩国造船业普遍感到“皮肤的疼痛”。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航运大国

目前,中国的高铁、火箭和卫星已经逐渐取代袜子、玩具和代工手机,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标志。中国也正在悄然成为一个海洋大国,这体现在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能力、造船能力、港口数量和吞吐量上。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今年1月的一份报告,根据航运咨询公司drewry的数据,中国航运公司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2015年,中国前五大航运公司控制了全球前20大航运公司18%的集装箱运输业务,紧随其后的是丹麦,该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集团马士基航运(maersk line)。

据今年3月《经济信息日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三大造船指标的市场份额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造船完工、新收订单和手持订单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6%、65.2%和43.9%,其中完工排名第二,新收订单和手持订单排名第一。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从集装箱港口的数量来看,截至2015年,全球50大集装箱港口中,近三分之二或多或少都有中国投资,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五分之一左右。

根据专门负责海运和贸易数据的机构劳埃德船级社(lloyd's list intelligence),世界上这些港口处理的集装箱比例从2010年的42%上升到67%。如果只计算中国港口运营商直接处理的集装箱数量,中国的优势水平将会降低,但仍然是显著的。

根据德瑞的数据,在全球十大港口运营商中,中国企业处理的集装箱数量占总数的39%,几乎是第二大国有港口运营商的两倍。

▲2016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来源:劳埃德新闻)

繁荣背后的烦恼

从港口码头到浩瀚的海洋,中国企业随处可见。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也有许多困难要面对。

自2016年以来,全球造船业一直冷淡异常。韩国造船业遭遇“悬崖般的衰落”,韩国最大的航运公司韩进海运(Hanjin Shipping)破产,日本造船业的复兴之路永无止境。如果环境不好,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去年一整年,中国造船业的三大指标无一幸免,都大幅下滑。行业低迷,荣盛重工、明德重工等知名造船企业深陷泥潭。

造船业本来应该是“去产能”的重要阵地,但现在“僵尸”造船企业与解决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淘汰、消化、整合和转移过剩产能,中国已将产能从2012年的8000万吨降低至2015年底的6500万吨,但仍存在无效产能。业内人士估计,中国仍需要移除至少2000万载重吨的造船产能。

航运公司也很艰难。据兴业证券(601377)统计,2016年国内航运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亏损54亿元,其中中远空海(601919)亏损99亿元。虽然这种情况在今年第一季度有所好转(盈利16亿元),但与巨额收入相比,效率还远远不够,依赖天气吃饭的尴尬局面还没有完全打破。

标题:时隔7年 这个支柱产业败给中国!韩媒:让出冠军宝座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