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1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如何引导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向农业和农村,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湖北省武汉市启动了“市民下乡、人才返乡、企业兴乡”的“三镇工程”,这是一项值得探索的工作。

编辑

农村振兴,如何吸引人、财、物等资源回归农村?

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实施了“市民下乡、能人返乡、企业下乡”的“三镇工程”,鼓励和引导市民到农村租空闲置的农房,鼓励本地能人和外国企业家到农村创业。截至10月底,已吸引352名“能人”回乡创业,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达145.36亿元。这个曾经宁静的村庄开始恢复活力。

有能力的人返回家园,振兴资源,并在整个村庄致富

走进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独塘村,山青水秀。道路两旁有成排的樟树和红叶石兰等树苗……就在两年前,它还是一个贫穷的村庄。

"这片土地以前都是废弃的田地."独塘村党支部书记葛国兴指着一片茂密的樟树林。“这是一个丘陵地区,而耕地面积只占十分之一。村民们主要依靠外出工作。”

“我以前在建筑行业赚过一些钱。几年前当我回到家乡时,我看到村子里的田地都被遗弃了,人们都走开了。这不是我心中的滋味。”葛天才是一个“能人”,他被邀请回到村子里发财。首先,他转让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了特种花卉和树苗。2014年,都堂村被列入“美丽乡村”试点,葛天才当即做出决定:“政府不补贴,我要自己投资改造我的家乡!”

乡村振兴,先聚人气(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

从事建筑工作的葛天才拉起队伍,先后转让了7000亩土地,把独塘村变成了木兰乡的一个新景点。今年3月底,木兰乡风景区正式开放,仅半年多时间就接待了20万游客。景区的建设还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和农产品(000061,医药股)的销售,解决了800多人的就业,使3000多户家庭脱贫。

葛天才说,他已经转让了附近另一个贫困村崇杰村的1100多亩土地,并计划将其纳入木兰乡风景区二期规划建设。

筑巢引凤,为偏远地区的创业创造热点

邓琪和屠强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家人都在武汉。不久前,他们在武汉市新洲区仓步街象山村道石湾租了一间农舍,并成立了一个信息服务工作室,为“农业4.0”服务。

在这个城市创业的条件有多好?你为什么来到这个“穷乡僻壤”?"这里的交通很便利."邓淇说:“与这个城市高昂的创业成本相比,这里头五年的房租是免费的,还提供5000元的装修补贴。”通过油面的跨境电子商务销售,邓琪和屠强的网店已经上线两个月了,营业额已经达到近2万元。

创业优惠政策源于今年5月,香山村被选为武汉市“市民下乡”项目,政府投资每户8万元用于农村房屋改造。在此基础上,走出象山村的企业家罗黎明回国投资成立了“后山镇农业创业园公司”,以每年6000-8000元的价格在全村范围内租赁了42套空闲置农房,然后通过招商方式将其转租给各种创业公司。目前,已有20家公司签订了合同,7家公司已经入驻。邓琪和他们是其中之一。

乡村振兴,先聚人气(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

“这些年轻的‘制造者’给曾经关闭的香山村带来了新的潮流。”仓步街道办事处主任胡立表示,即将建成的“农业创新中心”可以容纳100家绿色农业创新公司。莲米、糯米、油面、银鱼等土特产经过深加工后,通过文创包装销售。据估计,就业农民的平均年收入将超过2万元。

这一变化得益于真正的优惠政策。武汉市大力推进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了租用空休闲农房作为住宅(营业用房)的登记条件,对租用空农村休闲农房创业的人员给予了多项优惠政策和资金激励。

去农村养老和重返花园逐渐成为时尚

武汉市江夏区五里街同舟岭村朱晓湾,四周绿树成荫,花丛点缀其间。在一个农舍大院里,几个老人正在说笑。“去年我退休后,我看到环境是如此的好。我和几个退休的朋友商量了一下,花了8万元租了一个农舍,自己住。”武汉市民张安宁表示,家人和朋友可以经常来这里生活,经营“农家乐”和寄宿家庭,以增加退休后的收入。

乡村振兴,先聚人气(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

“离市区有一个小时的车程,环境很好,适合居住。”龚文娇也住在武汉市,今年刚刚退休。“农场里有7个人,都是退休或下岗工人。除了帮助照看和管理农场,他们还在这里吃饭和生活。”

住在花园里是这个城市许多人的梦想。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和卫生并不理想。小朱丸是怎么解决的?

“几年前,小朱湾还是老样子。这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土制砖房。”同洲岭村大学生村官周兆贤介绍说,2014年,街道办事处邀请了中国农村建设学会的专家对朱晓湾进行设计和改造。一年后再看:路很宽,房子是新的,光纤是连通的,路上的垃圾和污水再也看不见了,生活环境的“逆转”令人印象深刻,这也吸引了武汉市民来这里租房。

乡村振兴,先聚人气(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

这一变化引起了前来调查的武汉市委书记陈宜欣的注意。经过进一步调查,他觉得自己可以进一步指导和支持。今年4月以来,武汉市出台了支持“三农”的“黄金20条”,利用空闲置的农房发展农业共享经济等。规范农村房屋租赁,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农村养老产业。

“对于社会资金用于农村住房养老服务的标准,政府每次补贴2万元。”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舒延发介绍说,今年以来,已有8500多户家庭签订了武汉市空农村闲置住房租赁协议,下乡养老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和新产业。

“三乡工程”振兴了农村的农舍、田地、劳动力等要素,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武汉市委副秘书长、市改革办副主任张鹤山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三农”工程使农民总收入增加了17.97亿元,对农民收入预期年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82%。

协调员:陈亚男,这一版的编辑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30日04版)

标题:乡村振兴,先聚人气(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