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5字,读完约4分钟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运行效率

光大银行(601818)采用超融合基础设施整合全行二级资源

为满足用户业务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光大银行创新性地采用超融合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跨分行的二级资源库超融合环境,为分行提供标准化的it基础设施进行集中管理,实现总行对分行资源的统一运维管理和灵活监管。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银行业务的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行系统和应用的日常服务需求增加了30%,传统的it架构已经对业务增长做出了回应,这大大增加了银行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压力。光大银行充分利用超融合架构的快速部署、计算网络存储的融合以及统一运维管理等特点,构建分行二级资源库。首先通过超融合统一硬件架构为分行提供标准化环境,然后根据迁移规范对分行业务进行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最终形成全行统一规章制度的自动化业务管理流程,以达到快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升运营能力、改善风险控制的目的。

光大银行采用超融合基础架构 实现全行二级资源池化

同时,通过虚拟化构建分支机构的二级资源库,既保持了分支机构的逻辑独立性,又保持了整个资源库的共享性,在实际使用中效果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实现快速部署和服务器迁移。通过工厂预配置功能,总行可以提前进行配置规划。超融合基础环境到达分支机构后,总部可以开始统一管理和资源分配。另外,可以提供专门的系统迁移工具,使分支机构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化操作快速完成系统迁移。在第一批基础应用系统迁移阶段,光大银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成功迁移了319台服务器。

光大银行采用超融合基础架构 实现全行二级资源池化

第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分行的“瘦身”。据了解,光大银行在各分行部署6台高性能x86服务器,形成本地资源库,提供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服务,现有资源能够满足未来三年科技发展的需要。分行通过总行提供的统一云管理平台自行申请分行生产云资源。基于应用特性、流量模型、资源模型和监管约束,系统将在二级资源池中统一部署本地流量大、资源负载重和本地部署监管要求高的应用系统。目前,我行分行生产云为38家分行提供服务,二级资源库承担526个应用系统的运行。根据光大银行标准的虚拟化比率,近100台服务器可以集中在由6台标准x86服务器组成的超融合基础设施中,这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以及对机房和电源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了分行本地基础设施的规模。目前,我行分行本地服务器、服务器机柜和维护人员数量分别减少了90%、87%和48%,有效释放了分行的科技生产力,促进了更多资源参与业务营销,实现了“客户经理+技术经理”的营销模式。

光大银行采用超融合基础架构 实现全行二级资源池化

第三,提高业务交付效率和技术标准。传统模式下,各分行部署的统一应用平台需要硬件采购、试点分行部署、试运行、批量推广部署等。,这消耗了大量的资金、人员和时间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总行在测试中心建立了一个试运行测试和验证平台,使用与分行相同的超融合基础设施。首先在该平台上部署、安装和验证应用系统。成功部署后,模板通过克隆技术进行复制,并分发给每个分支机构进行独立测试。测试成功后,模板可以分发导入到分支机构的二级资源库环境中完成交付,从申请到交付资源的时间从原来的22小时缩短到半小时。同时,资源的标准化和标准化配置提高了业务平台的稳定性,保证了交付资源的健壮性,使端到端的资源交付成为可能。

光大银行采用超融合基础架构 实现全行二级资源池化

第四,提高分行的容灾能力。超整合基础设施通过虚拟化整合计算资源,通过分布式存储整合存储资源,构建无单点故障的计算存储平台,利用分布式存储的快照功能改变传统备份模式,从而加强数据保护力度。分行依托网络级容灾建设,满足同城容灾需求,实现容灾从“传统容灾”向“网络渠道容灾”的转变,提高全行容灾实施的效率和效果。

光大银行采用超融合基础架构 实现全行二级资源池化

光大银行采用超融合基础设施汇集全行二级资源,有效降低了分行快速增长的运营维护压力,提高了银行的运营效率,保证了业务的稳定顺利发展,在各金融机构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标题:光大银行采用超融合基础架构 实现全行二级资源池化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