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6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住在一起,蹲在一起,有疾病和痛苦,互相送一碗米饭和一个馒头,就像一个姐妹。”河北省康保县屯垦镇互助幸福研究所的张永华说:“大家都说我掉进了福东洞。”

康保,位于坝上高原,是一个高山地区,土地薄,产量低,难以养活人民。它是中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工作,而一些老年人留下来独自生活,住在破旧的土房里,没有收入来源,生病时很少有人照顾他们。康保让这些老人,特别是贫困家庭,集中生活,通过互助服务,他们可以统筹养老,摆脱贫困。现在,全县有31个互助养老院和幸福之家,空老巢老人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空巢老人有了互助之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屯垦镇八棚村主任王锦说:村里有188户人家,487人,实际上只有30户人家,78人。“我60岁了,是村里第二年轻的。他们大多数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通常没人在乎,生活更困难。”

空农村心脏地带,人口老龄化,老人空筑巢,这在康保等农村地区很常见。康保县农业总人口超过22万,农村实际常住人口只有9万,其中6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和五保户约占一半,独居老人占63%。

康保县扶贫办的一位干部说:空的老年人没有工作能力,没有固定收入,这是脱贫的一个难点。

摆脱贫困的目标之一恰恰是确保住房,政府也有重建破旧建筑的专项资金。“危房改造也需要个人的支持。空老巢里的老人一般都没钱养活。”通肯镇的一位干部说:“即使我们帮助老年人盖新房子,他们也很老了。他们死后,新房子将很快被遗弃。即使你住在新房子里,养老金仍然是一个问题。”

面对困难,屯垦镇范家营村率先探索这条道路。2013年,该村整合了危房改造资金,并在村首设立了互助养老院,使60岁以上能够自理的老年人能够自愿住在这里,互相照顾,赡养老人。在第一批中,20多名老年人“试图”搬进来,并看到他们生活舒适。在第二批中,20多名老年人搬进来。

在当地,对老年人的互助已经逐渐被推开了。去年底,东肯镇利用闲置的校园在东肯镇建立了一所互助幸福医院,接收了来自每个村庄32户家庭的41名老人,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这是当地一家大型互助疗养院。

今年9月中旬,记者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这家幸福医院有三排房子,配有公共厕所和浴室等。自来水和暖气被引入房子,入口是当地人使用的暖炕。为了方便老年人在阳光下取暖和聊天,在每排房屋前都修建了阳光走廊和诊所,方便医疗。

“我们就像姐妹一样。有些人说话,不怕生病。”

“我哪儿也不去,我是来赡养老人的。”

走进一所房子,老人们纷纷称赞这里的生活。

来自刘鹏村的张永华过去住在50年前建造的土房子里。几根椽子被打碎了,上面铺着亚麻。这些老人有20多个邻居,但只剩下3个。张永华患有脑梗塞。“过去,他在村子里生病了,不能动弹。没人知道他已经有三五天没出去了。这里一个接一个,谁起晚了谁就要互相审问。村里的人都说我可以在这里多住五年!”

农村老人有种地的习惯。幸福之家在每个家庭面前给每个家庭一块土地,种花种菜,活动筋骨,美化家园。每天晚饭后,老人都穿上健身服,随着音乐的节拍跳“慢步舞”。夕阳西下,老人的笑脸变红了。

樊家营村的一位村干部坦言:过去,年轻人回到村里,看见村干部假装没看见他们。现在,等我回来,我会去村委会看望村干部。他们都说他们已经解决了大问题,可以安心工作了。

通肯镇党委书记张笑君说:养老院的房子对老年人是免费的,将来会回收利用,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老人互助解决了贫困老人的住房问题,他们不再孤独,他们不再担心生活,摆脱贫困的问题很容易解决。

目前,康宝已建成31家互助养老院和幸福之家,可容纳1528名老人。康保县市委负责人表示,互助养老模式解决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养、老有所养、老有所养”,有效促进了扶贫工作。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3日,第17版)

标题:空巢老人有了互助之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