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9字,读完约5分钟

在过去的五年里,“反全球化”思潮作为一个插曲,在市场上一直闪烁。然而,从上述数据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共同谱写了一曲绚丽的“海上之旅”。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为什么能够继续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和步伐?

原因是,在过去的五年里,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要举措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广。自2013年9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形成了所有国家讨论、建设和分享的合作局面。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建设,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为共同发展开辟了巨大的空空间。

成绩单:

47家中央企业有1676个项目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1456.7亿美元,是2005年的近12倍。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中,从2000年到2016年上半年,跨境M&A案例占总投资案例的88%。

其中,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美的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中国化工以44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腾讯以86亿美元收购芬兰公司supercell都是成功的例子。

根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最新研究数据,从2000年到2016年,中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达到1013.86亿欧元。中国企业最喜欢的投资地是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和葡萄牙。

另一条投资路线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

5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青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央企业海外机构9112个,分布在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央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年均销售收入增长了4.5%。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47家中央企业参与、参与、投资或与沿线国家的企业合作建设了1,676个项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港股01800)董事长刘起涛提供了一套数据:该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修建了约10320公里的公路、95个深水码头、10个机场、152座桥梁和2080公里的铁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承包工程已超过400亿美元。

风阻:

反全球化思潮

如果我们只看这些投资数字,我们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全球投资环境一直是健康的。

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里,欧美社会的反全球化思潮一直在涌动,企业的海外投资环境也不如以前。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份报告,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长率已从8%迅速降至0.2%。“一些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抬头。从2008年到2016年10月,全球共实施了2,978项贸易限制,截至2016年10月,仅取消了740项。

美国财政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15年,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的M&A交易中,接受美国政府安全审查的数量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一。

根据该报告,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该机构对143笔交易进行了安全审查,其中包括29家涉及中国大陆的企业;中国之后是加拿大,22例;英国19例;日本12例。

《华尔街日报》援引林克莱特律师事务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企业向海外能源基础设施、高科技和电子产品行业的扩张正面临特别严格的审查。

最近,澳大利亚拒绝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香港长江基础设施集团(香港股票01038)有限公司对澳大利亚最大的电网澳大利亚电网的联合收购..当时,澳大利亚财长莫里森表示,在做出这一决定时,首要考虑的是国家利益。

根据财政部的报告,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美国投资交易数量最多的国家。2014年,中国审查了24项交易,2013年审查了21项,2012年审查了23项。

政策:

“一带一路”护卫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为什么能够继续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和步伐?

在过去的五年里,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重要举措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广。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期间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带一路的一项重大举措。

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多个部委发布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提出了一带一路共建的顶层设计框架。

自2013年9月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领导下,中国与有关国家开展了能力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与沿线53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议,与54个相关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并积极谈判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签证便利化协议等各种合作文件,以促进资本、技术和人员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共同为企业开展产能和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2017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与会各方达成270多项具体成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地区经济面临的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和积极能量。

资金:

三维提供住宿

为了取得成功,“一带一路”项目无论规模大小,都不仅需要政策沟通,还需要金融中介。

自2013年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以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AIIB”)、国家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市场化、多层次、可持续的融资体系正在形成。

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AIIB”)正式成立,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截至3月23日,成员总数已扩大到70人。

据《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介绍,截至2016年底,AIIB已向印尼、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9个项目提供了17亿美元贷款,涉及能源、交通和城市发展等急需项目。

谈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动脉,丝绸之路基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4年底,中国投资400亿美元设立丝绸之路基金,初始注册资本100亿美元,通过多种股权形式为“一带一路”联合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丝路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祁进透露,截至目前,丝路基金已签署15个项目,总投资承诺60亿美元。投资覆盖“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蒙古、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和欧洲,涉及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四大领域。

据粗略估计,丝绸之路基金的总投资已达800亿美元。

丝路基金监事会主席杨泽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丝路基金有100多个重点跟踪项目,重点是俄罗斯、中亚、孟加拉、中国、印度、缅甸和东南亚。2017年,投资规模预计将保持前两年的势头。

金融、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不能缺席。CDB是“一带一路”的主要金融支持者。截至2016年底,我行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累计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占我行国际业务余额的30%以上。

中国银行(601988)(港股03988)专职副行长潘光伟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将逐步建立功能互补、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开放式金融支持体系,提供长期、市场化、互利共赢的金融支持。

标题:“一带一路”倡议护航 中企出海不畏“暗礁”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