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9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8月份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据了解,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新兴动能持续增长,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然而,鉴于个别经济指标的修正,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已经结束,甚至声称供应方结构改革的红利开始下降。对此,专家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供给方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发展和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更谈不上突然停止。从短期来看,一些数据波动是正常的,不应该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来对待。

人民日报:关键指标向好 看待中国经济心态要正常

关键指标继续改善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3个月处于景气区间,服务业新订单指数较7月份增长0.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1%,31个大城市城市调查失业率较上月略有下降...从8月份的最新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在所有关键领域的表现都延续了此前的积极趋势。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指出,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五个特点:稳定增长、就业好、价格适中、结构优化、质量提高。1-8月,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整体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

刘爱华指出,“个别数据确实显示出一些放缓,但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和维度观察经济。短期波动往往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和基数,这些因素可能并不代表总体趋势。”

交通银行(601328)(香港股票03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不必过于担心中国经济的低迷。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中国经济活力将继续增强,中长期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结构优化和质量改进

与总体指标略有差异相比,供给面改革和结构性变化等指标的改善趋势非常明显。

例如,在减容方面,截至7月底,“带钢”被依法取缔,煤炭减容1.28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5%;弥补不足方面,1-8月,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产业、公共设施管理产业和农业投资分别增长28.2%、24.3%和16.1%;在新动能方面,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8和0.9个百分点,1-8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9.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必要对一些经济指标的放缓或下降过于敏感。万喆说,一方面,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和超调效应;另一方面,自去年底以来,中国更加重视风险防范,政府更加重视加强监管,抑制经济变得不切实际。在这种背景下,稳定的经济转型和升级是重中之重,因此一些增量指标在一段时间内波动是正常的,也是可以预期的。

人民日报:关键指标向好 看待中国经济心态要正常

“如今,中国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标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支持,目的是实现结构优化。短期内,一些落后产能和污染行业将受到调整的影响,但长期来看,不经历这样的痛苦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万喆说。

改革红利没有减少

鉴于“供给方结构改革带来的红利正在减少”的观点,分析人士指出,发展是一个过程,改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成功。事实上,“改革红利递减论”是急功近利和短视的表现。

万喆说:“中国的供应方结构改革并没有结束,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我们的供方改革应该对供求矛盾有更深的认识,调整供方机制以适应需求方。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在审视中国经济和供应方改革时,我们不应该担心在改革实施之前,数据看起来会不太好。事实上,供应方结构改革的目的是促进中国经济的质量、效率和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关键指标向好 看待中国经济心态要正常

对于中国经济的下一个表现,刘爱华表示有三个支撑因素:

首先,基础已经稳定。从内部看,今年以来,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微观基础有所改善,为宏观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取得进步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需求稳步扩大的基础越来越坚实。第二,活力增强。今年8月,新注册企业日均数达到1.7万家,在去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长。与此同时,新产业和新模式也在迅速发展。这些新动能的增长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这将使下一个经济增长更加稳定和更好。第三,期望值正在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强,许多国际机构纷纷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寄予厚望。

标题:人民日报:关键指标向好 看待中国经济心态要正常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