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0字,读完约4分钟

在利差收窄、利润增速放缓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积极缩小资产规模、加快“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的业务转型越来越明显。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后续监管的不断深入,银行倾向于压缩银行间资产以适应监管,银行业“缩表”是不可避免的,更多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将积极加入“缩表”行列。

资产负债的主动压降规模

2017年注定是金融业监管力度最大的一年。mpa评估与银监会一起加强了对资本空转移套利等市场混乱的监管,这使得许多中小银行今年缩减资产规模成为一项重大任务。

在上市银行中,中信银行成为今年第一家“缩减规模”的银行。今年第一季度,中信银行开始主动“缩桌”。截至6月底,中信银行总资产为56512.16亿元,同比下降4.72%。

从整个银行业的情况来看,资产负债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境内外货币资产总额为2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负债总额2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今年第一季度银行资产负债增速降至15%以下后,第二季度银行资产负债增速继续放缓,增速达到2010年以来的新低。

商业银行主动“缩表”进行时

分析师表示,商业银行资产快速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金融去杠杆化对金融业的信号在于回归实体经济的业务结构。近年来,一些通过同业拆借和杠杆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中小银行,在短期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加快了“规模缩减”。

同行的规模收缩首当其冲

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资产负债表中最大的业务调整应该是银行间业务。

在7月中旬召开的银监会党委扩大会议和7月底召开的年中工作座谈会上,银监会再次提出要贯彻“渗透”原则,彻底整顿乱搞同业、乱增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市场混乱局面。

银行家告诉记者,如果严格遵循“渗透性”原则,许多银行的底层资产不符合信贷政策。目前,银监会针对跨行业、跨行业、跨行业的金融服务如银行间业务、投资业务、理财业务中的高杠杆、多套汇、长链、多套利等问题采取了特别措施,其中银行间业务和非标准业务首当其冲。

总体而言,各银行间金融管理的规模也在缩小。例如,兴业银行的银行间财务管理以前约占财务管理总规模的60%,今年第一季度已缩减至20%左右。

记者注意到,银行业的“收缩表”不仅“削减”了银行间理财、银行间投资等表外业务,还“启动”了一些低收益的表内资产。

“上半年,资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积极减少低效资产,用优质资产替代低效资产。同时,加快资产转移,以资产转移带动股权结构调整。”中信银行副行长方表示。

不同类型的银行有不同的业务

根据2017年上市银行半年度报告数据,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状况已经存在差异。分析师表示,就资产规模而言,五大银行仍在“扩张”,而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相对趋同,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基本没有扩张。

对此,天丰证券分析师宋认为,大银行主要以传统业务为主,其特点是负债成本低,信贷占资产比重高。在市场利率上升的过程中,虽然债务方面的存款将受制于各种“宝贝”理财产品。紧缩,但资产方面的信贷也可以适当提高到贷款基准利率以上。因此,大银行受利率上调的影响较小,甚至投资利差也有所扩大,所以五大银行仍在“扩张”

商业银行主动“缩表”进行时

“与大银行不同,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负债更依赖于同业,资产更依赖于投资。当银行间债务利率上升,外包收益率下降时,资产负债收益率就会上下颠倒,导致浮动损失甚至实际损失。因此,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对调整资产负债表的需求更大。”宋对说:

除了资产规模,银行盈利能力的差异也逐渐显现。

“今年上半年,大银行的经营稳定性相对较好,但中小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收入普遍下降。”方坦率地说道。

对于中小股份制银行营业收入下降,方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净息差下降;第二,非利息收入下降。

“在应对这些挑战时,要牢牢把握资源配置的效率,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效、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和企业,权衡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利弊,确保投入产出的效率。最大化。”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表示。

标题:商业银行主动“缩表”进行时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