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刘俊安贾

收购“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国著名服装制造城市”、“中国电动童车之都”等一批“民族品牌”,意味着平湖市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围绕完善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等“亩英雄”工作,实施了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探索提高亩效益水平的新途径,推动了从“亩英雄”到“亩英雄”的改革和转型。

工业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

《平湖市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虽然颁布了几年,但为建立平湖市工业投资项目准入机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年来,平湖市不断修订和完善《办法》。准入评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申请公共土地出让的新建、扩建、改建和迁建投资项目扩大到并购、“两个创意”中心的分离和转让,以及存量土地(厂房)

平湖:探索提升工业亩均效益

土地空整合是平湖市将建设用地空资源集中在主平台上,确保国家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主平台建设的有效手段。建设用地空房源集中用于好项目和大项目。同时,积极推进工业用地竞争性分配机制改革,确保优质项目顺利落地。继续推进“两个创新”中心标准厂房建设,鼓励中小企业集中在“两个创新”中心生产经营。

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平湖坚持将投资项目集中在重点发展产业上,深入建设产业集群,努力打破产业“零敲碎打”发展的瓶颈。今年以来,平湖市建立了“2+ 2+2”产业发展体系,修订了《城镇、街道和开发区主导产业招商引资指导目录》,明确每个城镇、街道和开发区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产业定位,以加快产业链的供给、延伸和强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探索制定《投资项目准入禁止清单》,禁止和防止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落后产能落户平湖。

平湖:探索提升工业亩均效益

此外,平湖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了以亩效益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将评价范围从常规企业扩大到所有实际占用土地的工业企业,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评价范围全覆盖的县(市、区)。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平湖市全面实施了基于绩效评价的各种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措施,建立了“前向引导”和“反向合力”的双重机制。实施分类政策,实施以差别化要素价格为核心、多样化综合措施为辅助的“1+8+x”政策体系,形成亩产最大化的发展方向。继续深化对“一类”企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各项财政补贴,优先进行项目评审和备案,优先保障土地使用需求,切实推进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三年来,甲类企业获得奖励补贴政策资金1.03亿元,土地指标328亩,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5766万元。

平湖:探索提升工业亩均效益

与此同时,平湖市强制“D”级企业转型升级。对于列入“丁类”的企业,资源要素的供给被迫受到限制,企业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被清理和取消,投资、土地使用、能源使用、财政补贴和信贷受到限制,迫使企业转型升级。三年来,全市淘汰落后产能429台,淘汰设备6548台,直接淘汰低效用地4113.6亩。

从“想让我变”到“我想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平湖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氛围越来越浓,企业界也从“要我转”转变为“我要转”。2013年至2016年,平湖市实现工业生产总投资503亿元,年均增长16.2%,实现技术改造投资329.4亿元,年均增长33.3%,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平湖市还开展了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价,共315个项目,总投资616.6亿元,37个项目被否决,否决率为11.7%。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从2013年的330万元/亩增加到2016年的431.3万元/亩,增长30.7%;建筑容积率从1.17提高到1.26。

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激发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企业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平湖市平均每亩工业税收达到29.02万元,比2012年增长70.7%;根据规定,平均每亩工业增加值达到94.7万元,比2012年增长38.8%。2016年,嘉兴市工业亩税指数排名第一,全省排名第十一。

平湖市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3年至2016年,实施了627个不同类型的"机器替代"项目、317个" 空土地交易所"项目和312个"电子商务交易所"实体。2016年,44家重点扶持“三大”培育企业的产值、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13.6%、50.1%和67.2%。

标题:平湖:探索提升工业亩均效益

地址:http://www.ar7y.com/aelxw/11402.html